败毒散
【处方】: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茯苓(去皮)、桔梗(去芦)、川芎、枳壳(去瓤,炒)、天麻、全蝎(去毒)、僵蚕(炒)、白附子(煨)、地骨皮各等分,甘草减半。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羌活
又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独活
又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柴胡
又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前胡
性味:苦辛,凉。 ①《雷公炮炙论》:"味甘微苦。" ②《别录》:"味苦,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辛。" ④《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⑤《纲目》:"味甘辛,气微平。"
功效: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①《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②《药性论》:"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④《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药,止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 ⑤《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茯苓
又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甘;淡;平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川芎
又名:芎藭、小叶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枳壳
性味:苦;酸;性微寒
功效: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天麻
又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
性味:甘,平。
功效: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全蝎
又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功效: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玫毒散结。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风疹;顽癣
僵蚕
又名:白僵蚕、僵虫、天虫
性味:咸、辛,平。
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白附子
又名:禹白附、牛奶白附、野半夏、野慈菇、鸡心白附、麻芋子
性味:味辛;甘;性温;有毒
功效: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头痛;破伤风;毒蛇咬伤;瘰疬结核;痈肿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急惊风初起,发热,手足搐搦,上宫天吊,角弓反张,并一切感冒风寒,头疼发热,咳嗽喘息,鼻塞声重,及疮疹欲出发搐。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七
【病论】
小儿感冒可合并喉炎吗?
急性喉炎最主要的治疗是声带休息,忌大声喊叫;使用抗生素合类固醇激素,如用青霉素800万单位合地塞米松5~10mg加入5%的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也可用先锋霉素5.0g 合氢化考的松100~200mg静脉滴注。若同时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本病,效果更好、更快。可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合地塞米松2mg加入20~50ml生理盐水,每天1次,雾化吸入,可迅速改善声嘶症状,缩短病程。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急性喉炎”属中医“急喉喑”的范畴,其病机为: (1)风寒袭喉,肺失宣肃;(2)肺胃蕴热,复感风热。其辨证施治要点如下:(1)风寒袭喉证:起病迅速,卒感声音不扬或嘶哑,喉部微痛不适,咳嗽,喉门声带淡红微肿,伴发热恶寒,鼻塞涕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开音。方用六味汤加减:荆芥15g,防风10g,白僵蚕 9g,薄荷12g,桔梗9g,甘草6g。声嘶重加麻黄6g(重煎),杏仁9g;咳嗽重加白前9g,炙紫菀9g;恶寒发热重可合用荆防败毒散。(2)风热犯喉证:声音嘶哑或失音,喉部灼热干痛,发热或咳嗽时声嘶加重,喉门肿胀,声带色红伴发热恶寒,咳嗽痰黄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开音。方用疏风清热汤加减:荆芥15g,防风15g,牛蒡子10g ,金银花30g,桑白皮15g,黄芩15g,玄参15g,天花粉15g,赤芍9g,玉蝴蝶15g,胖大海15 g,浙贝母6g,桔梗9g,甘草3g。(3)肺胃热盛证:声音嘶哑明显,头痛剧烈,吞咽困难,喉门鲜红肿甚疼痛,声带鲜红且布有黄浊分泌物,伴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泄肺胃,解毒利咽消肿。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连翘15g,栀子12g,黄芩15g,牛蒡子12g,薄荷9g,玄参30g,大黄10g,玄明粉15g,蝉衣15g,玉蝴蝶30g,胖大海10g,僵蚕9g,桔梗6g,甘草3g。其外治法可用冰硼散(硼砂20g,冰片3g,玄明粉20g,朱砂1g)共研细末,涂敷患处。还可用清热解毒注射液加鱼腥草注射液,少加一点薄荷冰超声雾化吸入以缓解喉部症状,每日1次;或含化六神丸、复方草珊瑚含片、复方冬凌草含片,也可起到缓解局部症状的作用。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