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汤

补肝汤

【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白芍8分,柴胡6分,杜仲8分,枣仁1钱,车前8分,牛膝8分。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白芍

又名:白芍药、金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柴胡

又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杜仲

又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车前

又名: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车轮菜、胜舄菜(《救荒本草》),蛤蚂草(《滇南本草》),虾蟆草(《简便单方》),钱贯草(《生草药性备要》),牛舄(《医林纂要》),地胆头、白贯草(《中国药植志》),猪耳草(《青海药材》),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福建民间草药》),蟾蜍草、猪肚菜、灰盆草(《广西中兽医药植》),打官司草(《江苏植药志》),车轱辘菜、驴耳朵菜(《东北药

性味:甘,寒。 ①《别录》:"味甘,寒。" ②《履巉岩本草》:"甘咸,寒,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咸。"

功效: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肉,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 ①《别录》:"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 ②陶弘景:"疗泄精。" ③《药对》:"主阴癀。" ④《药性论》:"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⑤《滇南本草》:"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 ⑥《本草汇言》:"主热痢脓血,乳蛾喉闭。能散,能利,能清。" ⑦《本草正》:"生捣汁饮,治热痢,尤逐气癃,利水。" ⑧《本草备要》:"行水,泻热,凉血。" ⑨《生草药性备要》:"治白浊。" ⑩《医林纂要》:"解酒毒。" ⑾《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 ⑿《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治毒疮,疔肿。" ⒀《湖南药物志》:"祛痰止咳,滑胎,降火泻热,除湿痹,祛膀胱湿热,散血消肿。治火眼,小儿食积,皮肤溃疡,喉痹。"

牛膝

又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苦;酸;性平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征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功能主治】:补肝。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病论】

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敦煌遗书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首救诸劳损病方 药食同用 养生
摘要:述论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即养生补肝汤、调中补心肠、建中补脾汤、宁气补肺汤、固元补肾汤,并提出“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朴素的养生学理念,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原文]养生补肝汤,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闷塞方。蜀椒(汗)一升,桂心三两,韭叶(切)一把,芍药三两,芒硝半斤,胡麻油一升。上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二升,去滓。内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将麻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此段经文为肝劳证治,盖肝主筋,虚则筋疲而不善久行,自觉无力、痿软;位于两胁,故虚则不能职司疏泄以致胁痛、便秘等证。肝主目,故虚则目暗目(目巟)(目巟)。((目巟):音荒,视物不明的意思)。本方用蜀椒味辛而麻,性热而燥,纯阳之物,善除腹中坚澼,与桂心相伍,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宣导百药,鼓舞血气。与韭叶一把补肝肾,助命门,除痃癖。杭白芍苦酸微寒,长于养血柔肝,补阴抑阳,成为该方君药。芒硝咸能软坚,苦能降下,寒可清热,在此用于治疗因肠胃实热而致腹中坚澼,大便秘结之证。然本方妙用胡麻油一升,在先煎煮椒、桂、韭叶、芍药五升水,剩得二升后,去滓,加芒硝,待化后,即停火,而后将麻油倾入,乘热,急用桑枝不住搅拌,令与药和合为度,即水油相混匀,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麻油入馔能解饮食之毒,其性滑,这里用其润肠补虚,悦脾和胃,解毒缓冲之功用。这种水、药、油相煎,调匀之法可谓独树一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文]调中补心汤,治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恍惚方。旋覆花一升(一方作牡丹皮四两,当从),栗子(打去壳)十二枚,葱叶十四茎,豉半斤(一方作山萸肉,当从),栀子十四枚(打),人参三两(切)。上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日三。
此为心劳之证治,心主血,虚极血脉亏损,呈面无血色、惊悸、多梦、女子月事少而经水断。心藏神,血虚极则神无所养,亦可呈现善忘、不安或烦躁等症。方中用旋覆花一升,“凡花皆散,惟旋覆花独降”,补中下气,主治心肺结气,在此用其治疗心中烦悸、神识恍惚之证。本方耐人寻味之处在于用板栗12枚,去壳入药,栗属佳果,生食难以消化而困其脾胃,熟食过多则有壅气之弊。这里用之脾肾双补,厚其肠胃。另用葱茎通脉回阳,豉清热除烦,三味相伍,气辛通阳,味甘运脾,药食同用,堪称上品。栀子苦寒,上清心肺,主治烦躁不安之症。本方用人参三两在于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微温不燥,大补元气,益气与生津的效果极佳,故以君药突出。本方还用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清酒即家酿米酒,其淡若水,通畅血脉,与药食同煎,引经报使,专入心经。
[原文]建中补脾汤,治脾虚,肉极,羸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无力方。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黄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消已。温服一升,日尽之。
此指脾劳之证治。盖脾主运化,虚则胀满不思饮食,食入亦不化,多飧泄;脾主肌肉,故虚则消瘦。建中补脾汤即《伤寒论》中“小建中汤”。
盖脾者土也,应中央,处四脏之中,为中州,治其中焦,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中州虚衰,则势必营卫失其所育,津液失其所行,则以此汤温建中脏,故有“建中”之名焉。黄饴味甘温,甘草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方中以黄饴一升为君药;甘草为臣药;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营卫不足,润而散之;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足,收而行之,是以桂、芍为佐药。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矣,脾者营之本也。《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卫为阳,不足者必以辛益之,而营为阴,不足者必以甘补之,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营卫自通,则必以姜枣为其使药。总之,建中补脾汤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古今久用不衰。
[原文]宁气补肺汤,治肺虚,气极,烦热,汗出,口舌渴燥方。麦门冬二升,五味子一升,白酨浆五升,芥子半升,旋覆花一两,竹叶三把。上六味,但以白酨浆共煮,取得三升,分温三服,日尽之。
此指肺劳证治。盖肺主气,虚极则洒淅恶寒,劳嗽多痰。肺主皮毛,职司卫外,虚则易于外感。虚甚伤及肺阴,则咽干口燥,烦热汗出,久嗽不已。宁气补肺汤重用麦门冬二升,其药微寒而质润,功专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故为君药。五味子虽五味俱全,但以酸为主,其性虽温,但温而不燥。酸能收敛,甘可补益,故上能敛肺气,下可滋肾阴,兼可养心,故为臣药。旋覆花味苦辛入肺,宣肺气可消痰行水,其性温入胃,化痰湿以降逆止噫,在此宣肃肺气以降浊气而为之佐药。白芥子辛温,其性走散,可温宣肺气,透达经络,尤善于祛除皮里膜外之痰,在此协旋覆花以宣通肺气,故为之使药。该方最有要义之处在于使用白酨浆五升,即米醋煎煮,意在通窍散结,有邪则散邪,无邪则敛正,大有益阴滋血,阳开阴阖之功用。
[原文]固元补肾汤,治肾虚,精极,遗精,失溺,气乏无力,不可转动,唾血,咯血方。地黄(切),王瓜根(切)各三两,苦酒一升,甘草(炙),薤白四两,干姜二两(切)。上方六味,以苦酒合井泉水五升煮之,取得三升,每服一升,一日尽之。
此指肾劳证治。盖肾主骨,虚则骨髓空而不能支持躯体,更难于久立,肾司藏精,肾虚阴亏而见夜热盗汗、遗精、失溺等证。方中地黄因加工炮制不同而有生熟之分。生地甘寒,入心、肝、肾经,其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甘温,专治肝肾阴虚,补血滋阴而益精髓。而本方宜多用生地黄,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王瓜根,亦称土瓜根,又叫赤包,功能泻热通便;苦酒即米醋,两者相伍,意在清热、凉血、止血。然从阴阳互根的原理,方中用炙甘草、薤白、干姜意在阴中求阳,阳得阴助,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固元补肾的作用。
上述五方均为补五脏虚损之方,五方之中大都药食同用,如养生补肝汤除运用桂、芍、芒硝外,还用椒、韭叶、麻油等食品。调中补心汤除用旋覆花、栀子、人参外,还用栗子、葱叶、豆豉、清酒等食品。五方的医疗实践在告诉人们,“虚者补之”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气血来源于先天,但却资生给养于后天,故以调补脾肾尤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这正是五方药食同用的重要指导思想。
药食同源,药食同用,中药和食物有着水乳交融的难解之缘。中医学认为血肉有情之品,多系动物“五畜”之器官,以脏补脏,同气相求,用之得当,可见奇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指出:“补肝汤内加羊肝,补心加鸡心,补脾加牛肉,补肺加犬肺,补肾加猪肾,各一具,即成也。”这种宝贵的临床用药思路,在今天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过敏反应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吕氏春秋·节丧》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又称摄生,即指护养、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意思。饮食调养是指应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止疾病,从而促进健康长寿。其中某些食物配合药物可以促进病体的康复,如上述补五脏虚损方即是此义,这均称之为食养,也就是饮食养生的意思。《黄帝内经》指出,人体虽因饮食五味以生,但如过量、过偏,亦可因饮食五味以损,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敦煌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又着重指出“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谷为养,五畜为益。”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种科学的混合型食谱,主食以五谷为主,副食以五菜为充,动物食品又以五畜为宜,兼以五果为助,这种科学合理的饮食调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摸索并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兰州菁华苑名老中医诊疗中心(甘肃,730030) 丛春雨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3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