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
【处方】:熟地2两,当归1两,赤芍1两,石斛1两,藁本1两,夏枯草1两,楮实子1两,青葙子1两,蔓荆子1两,草决明1两,龙胆草1两,白芍1两,黄芩1两,远志(去心)5钱,黄耆5钱。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赤芍
又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性味:苦;微寒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石斛
又名:林兰、禁生、杜兰、石蓫、悬竹、千年竹
性味:甘;微寒
功效: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
藁本
又名:藁茇、鬼卿、地新、山茝、蔚香、微茎、藁板
性味:味辛;性湿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疝瘕
夏枯草
又名:夕句、乃东、燕面、麦夏枯、铁色草、棒柱头花、灯笼头、棒槌草、锣锤草、牛牯草、广谷草、棒头柱、六月干、夏枯头、大头花、灯笼草、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楮实子
性味:甘,寒。
功效: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青葙子
又名:草决明、野鸡冠花子、狗尾巴子、牛尾巴花子
性味:苦;性寒
功效:祛民热;清肝火;明目退翳。主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高血压病;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疮癣
蔓荆子
又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外感风热;头昏头痛;偏头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多泪;目睛内痛;昏暗不明;湿痹拘挛。
龙胆草
又名:龙胆、苦胆草、胆草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白芍
又名:白芍药、金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黄芩
又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远志
又名:葽绕、蕀蒬、棘菀、细草、小鸡腿、小鸡眼、小草根。
性味:辛;苦;性微温
功效: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
黄耆
又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甘,微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③《药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④《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
功效: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 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黑风内障。初发时,头旋脑痛,眼涩生花,往来昏黑。
【用法用量】:每次30丸,食后服,日3次。
【摘录】:《眼科全书》卷三
【病论】
明辨虚实治寒热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此为阴虚不足,阴虚则热之证,应尊王太仆“寒之不寒,责其无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大法。方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等。“热之而寒者”,指用辛热药物治疗寒证,病不愈而反寒者,是肾阳(真阳)不足的虚寒,而非有余之实寒;“取之阳”即治宜补其肾阳(命门真火)。此为阳气不足,阴寒弥漫之虚寒证,应采用王太仆“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大法。选方金匮肾气丸、右归饮等。笔者跟随姜良铎老师学习期间,亲见其临床遇到寒热错杂之证,不被假象所迷惑,而是在复杂的症候群中去伪存真,紧扣主要病因病机,合理用药。 案1 林某,男,56岁。患者鼻衄量少,反复不止1周。头晕目眩,耳鸣心悸,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质红,无苔,脉沉细数。探寻病史为过食辛辣、酗酒,内伤房事,肾阴暗耗,劳伤太过,虚火炎上,灼伤鼻络而发鼻衄。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衄。处方:生地黄30克,怀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桑白皮15克,白茅根15克,枸杞子15克,荆芥炭10克,仙鹤草12克,功劳叶12克。服上方3剂后,鼻衄已止,余症好转。为巩固疗效,上方去荆芥炭,加麦门冬15克,再进6剂,诸症悉除。 按:肾为水脏,肾阴亏虚,不能克火,火热炎上动血而致鼻衄,反复不止。肾虚则髓海不足,不能濡养清窍,故眩晕耳鸣。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内动,则心悸。阴虚内热,故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肾虚腰府失养,则见腰膝酸软。根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原则,当补不足之阴,以制亢盛之阳。方中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肾阴,以制虚火;怀山药、茯苓补养脾肺之阴,以养肺济肾;知母、黄柏清热泻火,使火不动血;桑白皮、白茅根、丹皮清热凉血止血;仙鹤草、功劳叶为董建华“补气不上火,清热止血”之经验药对。全方共奏滋阴补肾,降火止血之效。 案2 刘某,女,61岁。患者素有肺心病数年。近来气短喘息,不能平卧,面部及双踝关节浮肿,眼睑尤甚,身热,体温38.5°C,口干渴,不欲冷饮,纳谷未进,小便清,大便溏。就诊前曾静脉滴注青霉素、地塞美松、氨茶碱1周,又服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中药数剂。发热不退,气短喘息仍作,病情日重。切其脉疾数无根,唇虽干而舌润,身热但不喜冷饮。为真寒假热,虚阳外越之候,急投益气回阳,补肾纳气之品,以达引火归元。处方:人参12克,炮姜6克,五味子6克,麦冬12克,防己10克,甘草6克,金匮肾气丸10克(包煎)。服上方2剂后,喘息减轻,体温降至37.6°C。服7剂后,诸证悉平。于是上方加沙参10克,蛤蚧粉3克(分冲)、桑白皮10克,加减共服35剂,病告而愈。 按:此病例为真寒假热之证。王冰注“(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句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此为治疗真寒假热之法,即用大热之附子、炮姜、桂枝以驱寒,《灵枢·终始》指出:“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此案用生脉散益气生津,意在“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制附子、桂枝引火归元,导火入宅,使水火互济,阴平阳秘,药证合拍,故取佳效。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