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7分,白术(去芦)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1钱,半夏(姜汁制)1钱,香附1钱2分,木香5分,砂仁5分,甘草3分。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白术
又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陈皮
又名:橘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香附
又名: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
性味:味辛;微寒;无毒
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木香
又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功效: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砂仁
又名: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主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食厥。因过于饮食,胃气自伤,不能运化,致昏冒者。
【用法用量】:先用姜、盐汤多灌,探吐之后,服六君子场。
【摘录】:《回春》卷二
【病论】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
从应用以特别疗效中药为主药治疗慢性胃炎入手,探讨其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以特别疗效为主药之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慢性胃炎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中医称之为“胃痛”或“胃脘痛”。病因多为情志不舒,郁怒伤肝,木不疏土;或饮食不节,酒食过度,直伤脾胃;或素体禀赋不足,加上外邪相干所致。本病病机复杂,总以脾胃功能失调为主,或热证,或寒证,或实证,或虚证,或兼气滞,或兼血瘀,或兼痰湿。病情缠绵,难以根治。每遇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而诱发。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为慢性胃炎的病原菌。目前西医无特异性的治疗。为提高疗效,笔者在临床中选用对慢性胃炎有特别疗效的中药为主药,如蒲松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北芪、蜥蜴等,结合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病例简述如下。
1 从“热”论治
1.1 主证 胃脘灼痛,胀闷,口苦粘腻,泛吐酸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病因病机:情志不舒,郁怒伤肝,脾胃不和,气机不调,升降失常,湿热中阻。治则:疏肝解郁,清热化湿,和胃止痛。方药:以有特别疗效的蒲公英或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为主药,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1.2 典型病例 患者,男,34岁,于1993年6月20日入院。患者胃脘疼痛4个月,服西药无效,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证见胃脘胀痛,痛边胸胁,按之剧痛,嗳气太息,纳差口苦,心烦易怒,咽干不渴,溺黄便滞,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为君合柴胡疏肝散治疗2周,诸症消失,继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伍香砂六君子汤及疏肝利胆之品调治半月痊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
1.3 蒲公英辨证治疗慢性胃炎 支氏报道 [1] “重用蒲公英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92.5%。罗氏报道 [2]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治疗慢性胃炎87例”,治愈率89.7%,有效率100%。
按:蒲公英清热利湿不伤阴,可使湿热得清,痰瘀得化。现代药理研究蒲公英含葡萄糖、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肌糖、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多种元素,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可使胃粘膜损伤修复,炎症消除。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有化瘀消肿,清热解毒,即消除炎性水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清除胃粘膜的炎性介质和毒素,加速粘膜伤的修复,使粘膜糜烂出血消失,特别是使萎缩性胃炎的苍白粘膜向桔红色转化,腺体增加等有关。故在重用上药的基础上,结合辨证论治,就能收到特别的疗效。
2 从“虚”论治
2.1 主证 胃痛隐隐,泛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舌质淡苔白腻,脉虚弱。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虚则外邪内阻,气血郁滞,升降功能失司,运化功能失常。“脾旺不受邪”,“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则:“寓补于消,标本兼顾”,使虚弱之脾胃得以振奋,上下气机得以条达,继之水湿化,瘀血通,则诸症自除。方药:以有特别疗效的北芪为君,伍六君子汤加减。
2.2 典型病例 患者,男,32岁,2001年4月3日诊。患慢性胃炎多年,经中西药物治疗,时好时作。胃脘时时觉冷,喜温喜按,面色无华,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沉缓少力。证属中阳不足,寒毒内阻。治当扶中托毒。处方:重用北芪60G,加桂枝、毕澄茄各10G,干姜9G,白芍、红枣、党参各20G,鸡内金15G,木香10G,炙甘草10G,陈皮、砂仁(后下)各6G14剂,日1剂,水煎服。二诊时胃脘冷痛明显好转,精神转佳,原方续进14剂,胃脘冷痛已消,上方去干姜、毕澄茄,续14剂,停药1周,再服14剂,如此治疗3个月,症状未再复发。
[NextPage]2.3 黄芪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 魏氏等报道 [3] “黄芪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HP转阴,症状减轻,炎症减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 从“瘀”论治
3.3 从瘀论治慢性胃炎 徐氏报道 [4] “慢性胃炎从瘀论治48例”,总有效率为95.83%。朱氏等报道 [5] :“蜥蜴治疗胃粘膜病变临床新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按:蜥蜴以异名始见于《本经》,原名为石龙子,另外该书还载有山龙子、守宫、石蜴、泉龙、猪婆蛇、五村棍、四脚蛇等异名。民间还称之为马蛇子、麻蛇子或马舌子(《东北动物药》)。宁夏俗称“沙朴朴”。《本经》中认为,蜥蜴“咸寒,有毒”。多数医家认为具有破结利水、消瘿散结(《中药大辞典》)的作用。朱氏等 [6] 认为有:(1)活血化瘀:增进胶原及钙代谢,促进骨折愈合;(2)镇定作用:可抑制癫痫发作;(3)解毒作用:可治疗乙肝及结核病,杀灭乙肝病毒及结核杆菌;(4)抗癌作用;(5)修复作用:可治疗慢性窦道及结核漏;(6)免疫抑制作用:可治疗红斑狼疮,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参考文献
1 支元林.重用蒲公英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山东中医杂志,1999,18(9):406.
2 罗开云.白花蛇舌草、半支莲治疗慢性胃炎87例.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2):116.
3 魏海燕,魏玉涵.黄芪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中国药业,1998,7(10):62.
4 徐启彦.慢性胃炎从瘀论治48例.中国民间疗法,1999,5(5):14.
5 朱西杰,杨利侠,梁岩,等.蜥蜴治疗胃粘膜病变临床新用.山西中医,2003,19(2):48.
6 朱西杰,杨利侠,梁岩.蜥蜴临证辨析.山西中医,2002,18(4):15.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