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
【处方】:麻黄4两,芎?1两,莽草1两,当归1两,杏仁30枚。
麻黄
又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莽草
又名:芒草、葞、春草、(艹网)草、石佳、红桂、鼠莽、红茴香、骨底搜、山木蟹、山大茴
性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祛风止痛;消肿散结;杀虫止痒。主头风;皮肤麻痹;痈肿;乳痈;瘰疬;喉痹;疝瘕;癣疥;秃疮;风虫牙痛;狐臭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杏仁
又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
性味:苦;温;有毒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头风湿,面如针刺之状,身体浮肿,恶风汗出,短气,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每日3次。
【注意事项】:以糜粥将息佳。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古今录验》
【病论】
科研人员找到汗法研究新指标
日前,南方医科大学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人员以皮肤汗腺导管的内径作为评价发汗强度的指标,为中医汗法研究提供了准确、可行的实验方法。
观察发汗实验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着色法、定量测量法、皮肤电生理方法、组织形态学观察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研究人员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麻黄汤组方原理研究”时,以麻黄汤为发汗工具药,探索出一种评价发汗作用强度的新方法。
研究人员将40只小鼠禁食不禁水8小时,按体重随机分为麻黄汤3个剂量组(2克/千克、4克/千克、9克/千克)和空白对照组,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指标,测量麻黄汤对小鼠发汗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麻黄汤2克/千克、4克/千克、9克/千克的发汗量分别为(0.240±0.079)克、(0.357±0.077)克、(0.556±0.082)克,汗腺导管内径分别为(0.783±0.155)微米、(2.235±0.273)微米、(3.298±0.318)微米,显示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与小鼠出汗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27)。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对照组30分钟时照片可见正常腺体,腺体成小管状分布,汗管不扩张,腺上皮排列致密,未见分泌现象;麻黄汤9克/千克组30分钟时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扩张,腺体扩张,腺上皮胞浆丰富,分泌旺盛,出现核下空泡,个别腺体可见分泌物。研究人员指出,在麻黄汤对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的影响中可以看出,麻黄汤三个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麻黄汤三剂量组之间两两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麻黄汤对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具有扩张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研究人员指出,从功能与形态变化的角度探讨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的内径与麻黄汤发汗量的关系,符合发汗的生理变化,即功能改变,组织形态也随着发生变化。如果出现发汗,皮肤汗腺导管就会扩张,并且扩张的程度与发汗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研究人员认为,以皮肤汗腺导管的内径作为评价发汗强度的指标,外界影响因素少,结果可靠、简单、直观,可为中医汗法研究提供准确、可行的实验方法。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