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汤
【别名】:羚羊角饮子
【处方】:羚羊角2分,防风12分,羌活8分,苦梗8分,败酱8分,桂心6分,柴胡6分,大黄(浸过)6分。
羚羊角
又名:泠角
性味:味咸;性寒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疼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
防风
又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羌活
又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败酱
又名:鹿肠、鹿首、马草、泽败、鹿酱、酸益、败酱草、苦菜、野苦菜;苦斋公;豆豇草;豆渣草;观音菜;白苦爹、苦苴、苦叶菜、萌菜、女郎花
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排脓。主肠痈;肺痈;痈肿;痢疾;产后瘀滞腹痛
柴胡
又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大黄
性味:苦,寒。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功能主治】:产后腹中坚硬,两胁膈胀,手足冷,心中热,欲饮水干呕,欲成关节劳、痉、中风之疾。
【用法用量】:羚羊角饮子(《准绳·女科》卷五)。《准绳·女科》本方用法:上(口父)咀。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半,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更服地黄酒:用地黄(切)一升,炒令黑,瓷瓶中下热酒三升,密封口,煮令减半,任意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
【病论】
常见肝病5证证治
肝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形瘦,头晕耳鸣,多梦,两目干涩及视物不清或夜盲,肢体麻木,爪甲不荣,妇女经少色淡或闭经。唇舌色淡,苔薄,脉细。治宜补血养肝,可选四物汤(膏)、当归补血口服液(丸)、归脾丸(颗粒)等。 肝气证(即肝气郁结或肝郁气滞):主要表现为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喜太息,情绪忧郁寡欢或性急易怒,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可选柴胡疏肝散(丸)、逍遥丸、解郁和肝丸等。 肝火证(即肝火上炎或肝火炽盛):主要表现为头晕涨痛,耳鸣如潮甚或突然耳聋,面红赤热,目赤肿痛,烦躁易怒,口燥咽干,尿赤便秘,或有胁肋灼痛、吐血衄血、夜眠恶梦等,妇女可见经量多色鲜红。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可选丹栀逍遥丸、龙胆泻肝丸等。 肝阳证(即肝阳上亢):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或头目涨痛,两眼畏光或视物不清,头重脚轻甚或昏眩欲仆,面红目赤,性急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苔薄白或黄,脉弦实或弦细(数)。治宜养阴平肝潜阳,可选天麻钩藤饮(胶囊)、左归丸、二至丸、归芍地黄丸等。 肝风证(即肝风内动、动风):主要表现以肢体麻木、强直、抽搐、震颤、摇动等为特征。通常由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或血虚风动引起。病势较急,临床主要依据动风证外的伴随症状来辨治,如肝阳化风应伴肝阳上亢诸症;热极生风常伴高热神昏、手足躁扰、舌红或绛、脉弦数等邪热炽盛症状;阴虚风动可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尿黄便秘、舌红少津等阴虚内热症状;而血虚风动则伴有肝血虚诸症。治疗各有侧重,可分别选滋生青阳汤(《医醇賸义》)、羚羊角汤、镇肝熄风汤、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等,必要时可配用中药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至宝丹)和西药以救急。(尚学瑞)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