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汤
【处方】:人参、黄耆、炙甘草、白芍(酒炒)、白术、木香、陈皮。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黄耆
又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甘,微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③《药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④《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
功效: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 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炙甘草
性味:甘,平。
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白芍
又名:白芍药、金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白术
又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木香
又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功效: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陈皮
又名:橘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功能主治】:痘疮吐泻止后。
【用法用量】:加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六
【病论】
清上温下调中汤
清上温下调中汤 组成:云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炒杭芍10克、黄芩炭10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10克、炒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生龙骨10克、炒杜仲15克、白蔻仁10克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疏肝升陷,清上温下。
主治:纳差运迟,脘腹胀满,胸闷痰嗽,眠差口苦,腰痛体倦。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共取汁500毫升,早晚分服。
方解:云苓、白术,半夏、白蔻,健脾和胃,增食纳而开化源;橘红、杏仁,清肺理气,化痰涎而止咳嗽;杭芍、首乌,疏肝调血,解肝郁而消胀满;黄芩、龙骨、杜仲、清上温下,安卧寐而暖腰膝。握中央(脾胃)以驭四旁(心肺肝肾),复脏腑气机升降之常,开化源而荣气血,和阴阳而扶正气,既是治疗气血阴阳失调之良剂,又为内伤杂病之底方。据脉证化裁加减,用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疗效卓著。
临床应用:胃病,改黄芩为粉丹皮10克,改杜仲为川郁金10克,加炒元胡12克。
烧心泛酸,加乌贼骨15克。
溃疡便血,加三七粉3克(冲服)。
胃痛不止,加炒山药30克。
眩晕,加明天麻10克、煅牡蛎15克、焦山栀5克。
头痛,加双钩藤15克。血压偏低,加广蕾香10克。
大便稀软,改首乌为上肉桂3克,加炒干姜4克。
胆结石,改橘红为炒枳壳10克,改杏仁为全瓜篓10克,改杜仲为川郁金10克,改龙骨为炒元胡15克,加川楝子10克、北沙参30克、焦山栀6克、赤丹参20克。合并胆囊炎,加半枝莲12克、广木香4克。
贫血,改黄芩为当归身10克,改首乌为肉桂4克,改橘红为广陈皮10克,改龙骨为柏子仁15克,加红人参10克(另煎)、鹿角胶10克(烊化)、山萸肉20克、鸡内金10克、补骨脂12克。
肺热口干,加北沙参20克。
畏寒肢冷,加生黄芪30克。紫癜,加紫浮萍10克、赤丹参15克,改杭芍为炒赤芍10克。
经漏经多,加炒蒲黄20克,白带清稀、加炒芡实30克。
肾炎,改白术为建泽泻10克,改黄芩为粉丹皮10克,改龙骨为苏泽兰20克,加车前草15克、冬葵子15克、炒芡实30克。
尿闭肿剧,加木防己10克。发热口干,改冬葵子为北沙参30克,加青浮萍10克。咽夹性炎,改冬葵子为焦山栀6克,山豆根10克。
紫癜性肾炎,改冬葵子为赤丹参20克,加紫浮萍10克。
心悸,改白术为粉甘草10克,改黄芩为生地炭15克,改龙骨为川郁金10克,加炒元胡10克、柏子仁15克、北沙参30克、赤丹参20克、白茅根10克。
胸痛胸闷,改杏仁为全瓜篓10克。
尿黄腿胀,改茅根为车前草15克,加焦山栀4克。
肺心病,改橘红为广陈皮10克,加川贝母10克、山萸肉20克。
风心病,改茅根为车前草15克,加鸡血藤15克。心肌炎,加桂圆肉15克、加西洋参10克(另煎)。
月经不调,改黄芩炭为全当归10克,改龙骨为炒元胡10克,加赤丹参15克、棕榈炭15克、车前草15克。
乳腺增生,加海藻15克、昆布15克。 孙洽熙 孙洽熙,男,汉族,194O年生,山东省委丘市人,中医主任医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农工党员,现胜地西安市中医医院文献整理研究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文献医史分会副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陕西省政协委员。1967年毕业于西安市中医学徒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18年,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工作16年。承清代名医黄元御五代传人、先师麻瑞亭之学,加以已验,善于脉诊,善用脏腑气化辨证,在贫血、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肌炎、风心病、高血压病、胃肠患、胆肾结石、经带疾患、乳腺增生、疑难重症的诊疗、上,有一定的建树。撰著《麻瑞亭治验集》等医著两部,校勘《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河间医集》等中医古籍五项、市级一项、市局级四项。撰写《医易大家黄元御》、《麻瑞亭运用“下气汤”经验探讨》、《按叶药用价值的探讨》等论文70余篇,绝大部分已在各级学术会议暨专业性杂志上发表。医德优良,深受广大患者信赖,在陕西及临近省区有一定的医名。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