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汤

茯苓汤

【别名】:六味茯苓汤

【处方】:半夏(汤泡7次)1两,赤茯苓(去皮)1两,橘红1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桔梗(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赤茯苓

又名:赤苓、赤茯

性味:甘;淡;平

功效:行水;利湿热。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泄泻

橘红

又名:芸皮、芸红。

性味:辛;苦;温

功效:散寒燥湿;理气化痰;宽中健胃。主风寒咳嗽;痰多气逆;恶心呕吐;胸脘痞胀

枳实

性味:苦、辛、酸,温。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功能主治】: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冒。

【用法用量】:六味茯苓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摘录】:《济生》卷三

【病论】

经方治疗水肿二则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一、水肿(糖尿病肾病) 方选真武汤合五苓散增减 治验:张某,男,46岁。1995年9月就诊。患者于1992年体检时发现糖尿病,经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在6.8~9.0mmol/L,其后未予注意,饮食不加控制,药物亦未按医嘱服用。于1995年6月出现双下肢浮肿,继之颜面浮肿,住省某医院,诊为糖尿病肾病,经治疗半月余,未见效果,遂转入简易病房,邀中医诊治,曾服导水茯苓汤、济生肾气汤、十枣汤等,有小效,但浮肿仍很严重,下肢按之没指,每日用速尿800mg,尿量不及1000ml,大便2~3日1次,量不多。 刻诊:患者面目浮肿,不能平卧,坐于床边,两足下垂;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语音低微;脉象沉细,似有似无;舌质淡黯,苔白滑。扪之手足凉而不温,呈现一派气虚湿寒之象。尿常规:PRO(++),GLU(++)。综合辨证,显系脾肾虚寒,阳气式微。 治以温肾壮阳,健脾利水。 选真武汤(《伤寒论》)合五苓散《伤寒论》)增减治之:炮附子15g(先煎1小时),生白术30g,茯苓30g,生白芍15g,泽泻15g,猪苓15g,桂枝10g,淡干姜10g,生甘草6g,水煎服。服6剂,尿量增之1500ml左右。 二诊:上方附子增至30g,加牛膝15g,并停用速尿。 三诊:上方服用6剂,尿量增至2000ml左右,大便每日1次,面目及下肢浮肿有明显消退,精神状态亦有好转。上方继服15剂,浮肿消退。尿常规:PRO(±),GLU(-)。患者要求回故里调养,继服上方,两日1剂,并加服金匮肾气丸(水丸),每次5粒,1日3次。 四诊:一月后,患者前来复查,面色亦有红润,四肢转温,脉象亦有起色,尿常规:未见异常。改用金水宝胶囊,每次2粒,1日3次;与金匮肾气丸同服。半年后随访,未再出现异常,生活可以自理。 按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归属于中医“肾消”、“虚劳”、“水肿”等范畴。此例阳虚证候明显,附子当为温阳扶衰的主要药物,以前所服方药虽用附子,但量少且更换方药频繁,使附子未能发挥正常作用。真武汤为温肾壮阳的首选方剂,所用附子量大,毒性亦大,为使发挥正常作用,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必须是炮制过的制附子;二是要先煎一个小时,再纳它药;三是要与干姜、甘草配伍,即含四逆汤方义。这样就可以增强附子的功效,而其毒性会明显减低。 二、水肿(喉癌术后) 方选当归芍药散与五苓散、五皮饮加减 治验:李某,男,61岁,于2008年4月就诊。病人患喉癌术1年余,其癌灶已转移左耳后,因下肢浮肿月余来诊。 刻诊:患者由家属搀扶,举步蹒跚,面色萎黄,精神委顿,不能说话,病情由儿女代述: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足面肿甚,曾用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塞等药物治疗,浮肿未见消退,特求中医会诊。舌质紫黯,舌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脉证合参,并考虑病情之进展,显系血瘀阻滞,水湿蕴结所致。 用活血利水与渗湿利尿的方法合而治之。 方选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与五苓散(《伤寒论》)、五皮饮(《和剂局方》)加减。 方药:当归10g,赤芍30g,川芎6g,生白术15g,茯苓皮30g,泽泻15g,冬瓜皮30g,陈皮10g,猪苓15g,桂枝6g,益母草30g,泽兰15g,大腹皮15g,地骨皮15g,生姜皮10g,半枝莲15g,生甘草6g。水煎服。 复诊:服药7剂,双下肢浮肿消退,足面浮肿亦明显减轻,患者感到肢体轻松,行走亦较便利。后改用活血化瘀、消肿解毒方药,以治疗其癌块病灶。 按语:此例浮肿与一般浮肿不同。一般浮肿多为脾肾两虚,水湿内聚所致。而此例浮肿以“毒”为盛,此“毒”乃指血瘀、湿阻、水聚等多种因素,特别是血分瘀滞导致水湿不行是主要毒素。所以,在治疗上要重视活血利水,只有血路通了,络脉通了,过多的水湿才能排除体外。活血利水的代表方剂是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的代表药物是益母草、泽兰,而兼有解毒作用的是半枝莲 。当然还有其他药物,如半边莲、七叶一枝花、马鞭草等,但其效果和安全性都不如前者。如果没有入血分的药物,而只是行气利水的药物,犹如隔靴搔痒,不济于事。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6)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