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汤

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独活(去芦头)3分,槟榔3分,桂(去粗皮)1两1分,防风(去叉)1两1分,防己1两1分,桔梗(锉,炒)4两,甘草(炙)4两,防葵4两,枳壳(去瓤,麸炒)4两,地骨皮10两。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麦门冬

又名:虋冬、不死药、禹余粮

性味:甘;微苦;寒

功效: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独活

又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槟榔

又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效: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防风

又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防己

又名:解离(《本经》),载君行(《本草蒙筌》),石解(《纲目》)。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药性论》:"汉防己:味苦,有小毒。木防己:味苦辛。" ③《医学启源》:"气寒,味大苦。"

功效:行水,泻下焦湿热。治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 ①《本经》:"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②《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治)诸瘑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③《药性沦》:"汉防己:治湿风口面歪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风水肿,治膀胱。" ④《医学启源》:"疗胸中(《本草发挥》引’胸中’作’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去留热。" ⑤《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燥脾湿,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于下。" ⑥《本草再新》:"利湿,除风,解火,破血。治膀胱水肿,健脾胃,化痰。"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枳壳

性味:苦;酸;性微寒

功效: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地骨皮

又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枸杞根、苟起根、枸杞根皮、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红榴根皮、狗地芽皮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阴虚劳热;骨蒸盗汗;小儿疳积发热;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尿血;消渴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骨蒸肺萎,心松战栗,烦热善忘,精神不宁,梦寐飞飏,吐血,身体疼重或痒,多生疮癣,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碎),大枣2个(擘破),煎取8分,去滓顿服,早晚、食后各1次。用银器煎尤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病论】

袪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不换金正气散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柴平汤 小柴胡汤合平胃,寒多热少湿疟祛。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朮朴具;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六和汤 六和汤用参半砂,杏竹草藿与木瓜;赤苓厚朴加扁豆,湿伤脾胃效无加。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加甘草,热疸治疗要及时;四逆汤内茵陈入,黄疸阴证法在兹。
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
藿朴夏苓汤 藿朴夏苓有三仁,泽猪豆豉亦与伦;湿温身热肢体倦,胸闷舌腻宜煎烹。
黄芩滑石汤 黄芩滑石蔻通草,苓皮腹皮猪苓饶;暑温湿温热势重,湿热肾炎亦可疗。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流连正治方。
连朴饮 连朴饮内用豆豉,苍蒲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医。
蚕矢汤 蚕矢汤用苡木瓜,芩连栀通吴萸夏;加入豆卷清湿热,霍乱转筋甚相恰。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五淋散 五淋散治血热淋,归草栀芍赤茯苓;脐腹急痛小便涩,研末煎服水道清。
二妙散(三妙丸)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得消病自蠲。
四妙丸 再加苡仁名四妙,渗湿健脾功更全。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朮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四苓散 除却桂枝名四苓,溲赤便溏皆可服。
茵陈五苓散 茵陈配入五苓散,湿热黄胆亦可除。
胃苓汤 平胃五苓合方用,消积渗湿效突出。
猪苓汤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防己黄耆汤 防己黄耆金匮方,白朮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肿,表虚湿盛服之康。
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加耆桂,肢肿在皮宜煎尝。
五皮散(饮)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温化水湿
苓桂朮甘汤 苓桂朮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甘姜苓朮汤 甘姜苓朮主肾着,身痛腰冷又何虑。
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芍朮附加生姜;少阴腹痛寒水聚,悸炫目闰惕急煎尝。
附子汤 少阴腹痛附子汤,人参白朮苓芍藏;体痛背寒肢逆冷,温阳益气自复康。
实脾散 实脾苓朮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姜附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萆解分清饮 萆解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尝,淋浊流连自可除。
程氏萆解分清饮 程氏萆解分清饮,黄柏茯苓朮苍蒲;莲子丹参及车前,湿热淋浊宜早图。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蒿本加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
蠲痹汤 蠲痹汤治风湿痹,羌防归芍并黄耆;姜黄甘草姜煎服,体痛筋挛一并祛。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芩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三痹汤 若去寄生加耆续,汤名三痹古方珍。
鸡鸣散 鸡鸣散是准绳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橘槟榔晨冷服,脚气浮肿效非常。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2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