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汤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甘草(炙黄)1两,芍药(锉,炒)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黄耆1两半(锉)。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麦门冬
又名:虋冬、不死药、禹余粮
性味:甘;微苦;寒
功效: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黄耆
又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甘,微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③《药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④《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
功效: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 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心悸恍惚,怵惕多惊。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大枣2个(擘),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病论】
别忽视了这些糖尿病并发症
本报记者 冯磊 编者按: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很多人把控制血糖作为第一要务,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血糖升高只是该病的“冰山一角”,很多并发症在发现糖尿病时或许已经来临。据报道,糖尿病并发症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仝小林指出:糖尿病并发症不容忽视,使用中医药早期预防和治疗可大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信号:手脚凉、痛、麻、木,走路有踩棉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表现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感觉肢体末端麻木,有踩棉感、蚁爬感或痛觉过敏等感觉异常,也可表现为酸疼、灼痛、针刺痛等,有时因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仝小林表示,这些症状多与糖尿病病程长及血糖控制不良有关。当运动神经受累时,可有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病变可为对称发病,也可单侧发病,一般下肢较上肢重。 治当养血活血通络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症状方面疗效十分显著。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络病”范畴,是络脉不通或络脉损伤引起的“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所以中医治疗是从养血活血通络的角度出发。以肢体麻木为主的,主要是络脉的虚损,使其得不到正常的荣养所导致的,治疗常常用鸡血藤、首乌藤、当归、白芍等养血活血的中药。以肢体发凉、疼痛为主的,主要是寒邪凝滞络脉引起血液运行不通畅,严重者可以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发凉,即使服止痛药也无效,夏季伏天仍然需要穿裹厚衣裤,常治以乌头类大辛大热的中药,以温化大寒之邪,通络止痛。为避免中毒,一般30克以上制川草乌文火煎煮8小时就完全可以破坏乌头碱的毒性。 配合外洗法增强疗效 中医治疗周围神经病变还常常配合外洗的方法。如常用生麻黄、川芎、透骨草、艾叶等有发汗、通散作用的中药,借助热气、热水的温热作用,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对药物的渗透吸收。但是要注意水温不能过高,一般35℃~45℃,防止对皮肤的烫伤。另外,患者平时还可以配合拍打法(双手拍打身体麻木部位)、盘坐压腿法(对于下肢麻木者,可盘压双腿直至完全无知觉时放松),多管齐下,加强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 糖尿病肾脏病变 信号:小便中有大量泡沫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因。其临床发病率国外报道为5%~14%,国内报道0.9%~36%,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升高。糖尿病病程在10~20年者,半数以上会发生肾功能不全,约有5%~10%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 早期可救治 晚期难逆转 目前公认的糖尿病肾病分期主要分为五期:Ⅰ、Ⅱ期为早期肾病,仅表现为肾小球体积增大及肾小球高率过滤,无任何临床症状;Ⅲ期为持续性微量蛋白尿期,已经能够检测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200微克/分钟,或30~300毫克/分升;Ⅳ期为临床肾病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钟或持续尿蛋白每日超过0.5克,同时出现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等临床症状;Ⅴ期为终末期肾病,出现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水肿、高血压加重等,一般会较快发展为尿毒症。 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导致很多患者忽视了对糖尿病肾病的筛查,不少人在发现小便中有大量泡沫时才作相关检查,而此时,糖尿病肾病多已发展至Ⅳ期。 仝小林提醒患者,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在5年以上的患者,应当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以及时地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尤其是对蛋白尿、多尿症、夜尿多等病症疗效比较突出,甚至可以将已进入Ⅳ期的病变逆转至Ⅱ期。 疏通肾络为治疗法则 糖尿病肾病也属于中医“络病”范畴,多是瘀血阻滞,损伤肾络所致,治疗重在疏通肾络。常用中药水蛭粉、大黄(生用或酒制)改善肾脏微循环外,还常用金樱子、芡实、白果等减少蛋白尿,减少尿量,可以说是标本兼治。蛋白尿或多尿症患者平时炖汤时可加一些芡实、白果,对治疗有较好辅助作用。 糖尿病胃肠病变 信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 临床资料统计,几乎5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胃轻瘫、腹泻、便秘,临床可见恶心呕吐,胃脘胀满,腹部不适,反酸,食欲不振,便秘或腹泻,或二者交替出现等胃肠道症状。其中以糖尿病性胃轻瘫呕吐多见,患者往往恶心,欲呕吐,严重者食则呕吐,无法正常饮食,仅靠静脉营养维持。 中药重在改善症状 仝小林指出,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呕吐 可选用一些小方子,比如苏叶黄连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汤等,一两个或两三个方子合用,常常服用一两剂就能基本止住呕吐,不少胃轻瘫患者可彻底治愈。 便秘 便秘与血糖常常相互影响,糖尿病会加重便秘,而便秘也是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的难控因素。中医治疗便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子,如治疗热实便秘的承气汤,这种患者往往表现出口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难下等火热症状;治疗津亏便秘的增液汤,这类患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便干如羊粪状;治疗气虚便秘的济川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排便无力;治疗血虚便秘的当归、制首乌,这类患者以女性多见,尤其是更年期患者;治疗阳虚便秘的肉苁蓉、锁阳,这类患者以老年人或妇女多见,表现出形寒怕冷。 腹泻 若大便次数多,便质清稀如水,宜选用生姜泻心汤;若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宜选用葛根芩连汤;若腹泻大便无臭秽,脘腹冷痛,喜暖喜按,宜选用附子理中汤;若大便稀溏,甚则顽固不化,伴神疲乏力,纳呆,宜选用参苓白术散。 应注意的是,若腹泻与便秘交替,则治疗上不可过度止泻,以免反成便秘。若为慢性泄泻,则应汤剂、丸剂和粉剂交替应用。汤剂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用于病情较重或病情不稳定之时;丸剂和散剂吸收较慢,但药效持久,服用方便,可待病情稳定后使用。 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利于治疗 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应变能力差,尤其是老年人,要尽量避免突然长期接触冷空气,不可大量喝冷饮、吃凉拌菜,否则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出现疼痛和腹泻。饮食上,尽量少吃使胃肠胀气、排气增多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小麦、土豆和玉米等。 不同人对上述食物的反应不同,患者需细心观察自己的排气量与进食不同食物的关系,从而避免胃肠胀气。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且排便时不要看报纸、杂志等。每天清晨空腹喝300毫升温开水,以增加胃肠道蠕动之功效。还可以每天早晚在空腹时按摩腹部。从右向左顺时针转,改善胃肠道的运动状态和血液循环。 糖尿病皮肤甲错 信号:皮肤黯淡、磕碰易留疤痕 糖尿病皮肤甲错是糖尿病的常见皮肤损害,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泽,质地粗糙,如鱼鳞状,甚至皮肤脱屑,轻微磕碰即留下瘢痕,长时间不能消退。 仝小林表示,这种皮肤病变是微血管并发症,属于“皮络”的病变,是皮肤微循环障碍导致的。所以治疗的关键是活血祛瘀,改善皮肤的微循环。坚持长期服用中成药大黄zhé虫丸基本可以治愈。也可以配合外洗的方法,加强皮肤表面的微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皮肤磕痕的糖尿病患者平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对皮肤的磕碰,以免皮肤损伤后难以愈合而发展为皮肤溃疡。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春的脚步来了,幸福的大门开了,红红的脸蛋笑了,祥瑞的银羊绕了,滚滚的财气聚了,旺旺的好运到了,盈盈的丰收满了,新春佳节,愿你美梦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