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通经丸
【处方】:川乌头2两(1两生,不去皮尖;1两炮,去皮尖),草乌2两(制如上法),木鳖子3两3分(别研),斑蝥100个(去头足并翅,醋煮香熟,焙干),乌蛇(酒浸,去皮骨,焙)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1两,好墨(火煅)1两,白胶香1两(别研),当归1两半,五灵脂3两3分。
川乌头
又名:川乌、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乌头
性味:辛;苦;热;大毒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
草乌
又名:乌头、五毒根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木鳖子
性味:苦、微甘,凉;有毒。
功效: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疠,痔漏,干癣,秃疮。
斑蝥
又名:斑猫、龙尾、斑蚝、龙蚝、斑菌、晏青、龙苗、斑毛、班蝥、羊米虫、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花罗虫、章瓦
性味:味辛;性温;大毒
功效: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主痈疽;瘰疬;顽癣;经闭;症瘕;癌肿
乌蛇
又名: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2):5,1958),青大将(《浙江中药手册》),剑脊蛇(《中药志》),黑乌梢、三棱子(《四川中药志》)。
性味:甘咸,平。 ①《药性沦》:"味甘,平,有小毒。" ②《开宝本草》:"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咸,气平。"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①《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 ②《开宝本草)):"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 ③《纲目》:"功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 ④《医林纂要》:"滋阴明目。"
白花蛇
性味:甘、咸,温;有毒。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白胶香
又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
性味:①《唐本草》:"味辛苦,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苦咸辛,平。"
功效:活血,凉血,解毒,止痛。治痈疽,疮疥,瘾疹,瘰疬,金疮,齿痛,吐血,衄血。 ①《唐本草》:"主瘾疹风痒浮肿,齿痛。" ②《纲目》:"治一切痈疽疮疥,金疮,吐、衄、咯血,活血,生肌,止痛,解毒,烧过揩牙,无牙疾。" ③《本草求原》:"治中风,腰痛,行痹,痿厥,脚气。"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五灵脂
又名:药本、寒号虫粪、寒雀粪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小儿疳积;蛇蝎蜈蚣咬伤
【制法】:上为末,将木鳖子末醋研为膏,和黑豆末1斤,好醋拌,1两作10丸,以墨为衣。
【功能主治】:活络通经,宣导凝滞,壮筋骨,助血脉,起偏废。主半身不遂,口眼?斜,瘫痪诸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温酒盐汤嚼下。
【摘录】:《三因》卷二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