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方

肥皂方

【处方】:角子糯肥皂1斤12两(去核),真排草1两5钱(如铁线者佳),绿升麻4两,白及5钱,楮实子2两半,白芷5钱,砂仁(带壳)5钱,糯米半升(另研),绿豆5钱(另研),天花粉5钱,白丁香2钱半,杏仁1两5钱(去皮,研如泥),猪胰子5个(另研),甘菊花5钱,红枣肉(去皮核)1两5钱,零陵香5钱,大片脑3钱,藿香3钱,广木香3两,宫粉1两半,梅桂7钱,南桂花1两半。

白及

又名:甘根、连及草、臼根、白给、冰球子、白鸟儿头、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求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

性味:苦;甘;涩;寒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

楮实子

性味:甘,寒。

功效: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白芷

又名:虈、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砂仁

又名: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主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糯米

又名:稻米、江米、元米

性味:甘;温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缩尿;汗;解毒。主脾胃虚寒泄泻;霍乱吐逆;消渴尿多;自汗;痘疮;痔疮

绿豆

又名:青小豆。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清热;消暑;利水;解毒。主暑热烦渴;感冒发热;霍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疮疡痈肿;风疹丹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天花粉

又名:栝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蒌粉、萎粉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功效: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浓。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

白丁香

又名:雀苏(《雷公炮炙论》),雄雀矢(《别录》),青丹(《本草拾遗》),麻雀粪(《滇南本草》),雄家雀粪(《黑龙江中药》)。

性味:苦,温。 ①《别录》:"温。" ②《纲目》:"苦,温,微毒。" ③《本草经巯》:"辛苦,温。"

功效:化积,消翳。治疝瘕,症癖,目翳,胬肉,龋齿。 ①《别录》:"疗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雀矢和男首子乳,如薄泥,点目中,胬肉亦脉贯上瞳子上者即消。以蜜和为丸,酒饮服,主症癖,久痼冷病。" ②陶弘景:"疗龋齿。" ③孟诜:"雀粪和天雄、干姜为丸,令阴强。" ④《本草拾遗》:"主痃癖诸块伏粱,和干姜、桂心、艾等为丸,入腹能烂痃瘕。患痈苦不溃,以一枚敷之。又急黄欲死,以两枚细研,水温服之。" ⑤《日用本草》:"去面上雀子斑、酒刺。" ⑥《滇南本草》:"磨翳退雾,遮睛不明,入眼药用之。" ⑦《纲目》:"消积除胀,通咽塞口噤,女人乳肿,疮疡中风,风虫牙痛。" ⑧《黑龙江中药》:"与瓜蒂共面,嗅之治阴黄。"

杏仁

又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

性味:苦;温;有毒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

零陵香

又名:熏草(《山海经》),燕草(《南越志》),蕙草(《别录》),香草(《开宝本草》),铃铃香、铃子香(《梦溪笔谈》),黄零草(《庚辛玉册》),熏香(《本草求真》),陵草(《中药材手册》)。

性味:辛甘,温。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药性论》:"味苦,无毒。" ③《海药本》:"味辛,温,无毒。"

功效:祛风寒,辟秽浊。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 ①《别录》:"主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 ②《药性论》:"能治鼻中息肉、鼻齆。" ③《海药本草》:"主风邪冲心,牙车肿痛,虚劳疳匿,凡是齿煮,煎含良。" ④《日华于本草》:"治血气腹胀,酒煎服。" ⑤《开宝本草》:"主恶气疰,心腹痛满,下气,和诸香作汤丸用之。" ⑥《广西中药志》:"散风寒,辟瘟疫岚瘴。治时邪感冒头痛。"

藿香

又名:土藿香、猫把、青茎薄荷、排香草、大叶薄荷、绿荷荷、川藿香、苏藿香、野藿香、猫尾巴香、猫巴虎、拉拉香、八蒿、鱼香、鸡苏、水麻叶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

【制法】:上为末,加蜂蜜半斤,金酒1钟,量末均调得所,捣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去垢,润肌,驻颜。主粉刺,花斑,雀子斑,及面上黑靥、皮肤燥痒。

【用法用量】:照常洗面,润开水搽脸。久用斑滞自消,面如玉色。

【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病论】

中医美容

#e#   江苏省中医院 (210029)
原载于《江苏中医》1999年第8期
中国人很早就关注美容。晋·潘岳(265-316)美貌,上街行走,女子们见他,都要“连手萦绕,投果盈车”。孟轲(前372-前289)谓:“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汉·京兆尹张敝替夫人画眉,就是为了增添夫人的美丽。
至于中医的美容,当然独具中医理论的特色,是“由诸内而出之于外”,所以主要是依靠食物来改善营养,然后泽及肌肤。诚如晋·葛洪(284-364)《神仙传·刘根》:“草木诸药,能治百病,补虚驻颜。”所谓驻颜,就是把青春红颜,一直挽留下来,好像车马一样的车轮停滚、马蹄不移而美貌不衰。
女于的明眸皓齿,男于的龙章凤仪,即使岁月流逝而仍然风韵不改、矍铄蟠然。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美容而美其风采问题,更重要的是仪表上的精神面貌,而且还是反映健康的寒暑表。
既然草木之功可以驻颜,那末专门卖弄草木的中医,在美容方面更要作出一些贡献。所以唐·孙思邈(541-682)就义不容辞地开辟了中医美容的新大地。所以可以悦,中医美容的学问,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而不能不佩服现在许多美容院挂出“中医美容”牌子,的确十分聪明机智。《千金要方·面药》《千金翼方·妇人》的“妇人面药”、“薰衣 衣香”、“令身香人”、“生发黑发”……几节文章,堪称中国美容方面最早的第一部文献。那末既然人民所需要,疗效尚美满,为什么中医各科俱备而独缺美容一科?则孙氏在《干金翼方·妇人·妇人面药》中作了解释,谓:“面脂手膏,衣香藻豆,仕人贵胜,皆是所求。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子弟泄漏一法,至父子间亦不传示。”缘于当时旧礼教禁止女子不能违背“三从四德”的闺规,其四德中有“妇容”一德。何谓“妇容”,就是只许庄严大方,不能妖冶轻佻。过份的美容,就成了妖冶轻挑。所以富贵者不敢美容[1]  ,贫贱者无钱美容。中医的美容科也情同解剖一术的强调“全受全归”(出胎时完整的身体,死后也要完整)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旧礼教之下消失了。
慈禧(1836-1908)毕竟是泼辣的女强人,她敢公开地化装美容,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清宫医药档案》中的菊花延龄膏、扶元和中膏、噙化人参(西太后日耗3g)、加减玉容膏、祛风清热洗药方、沐浴一方、沐浴二方、加味香肥皂方、令发易长方、令发不落方……等,都是西太后常用的美容品。此外,西太后每天必服珠粉1.5g,大多调在小吃(粉类制品)零食中。的确,西太后比一般人的衰老要推迟得多,中医药的美容自有其独到之处。
现在回过头来谈谈“美容”一个词目。考美容中含有两个内容,一为生活美容,一为医学美容。生活美容仅限于修饰人体--当然以面部为重点加以美的感觉。医学美容是以药物和医疗手段来恢复和维持机体的健康,或塑造人体健美的一门临床学科。首先是治病,如除去斑、痣,矫正修补整形以五官为中心的外形,达到美化的效果。所以从事医学美容的人必需是五官科医师或整形外科医师,非他二者,谁都没有资格来任其职。同时还需要一个具备条件的医院,不是一两间所谓美容室就可以草率行事。
如其是中医美容,最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中医的理论,即使降格以求,则至低要求有中医的风格。一,有没有中药内服,二,外用药必需是中药,至低要求2/3以上是中药。中医美容方面没有手术,所以第三,你纹眉、做双眼皮、按摩,那就不是中医了。四,身为中医美容师,必然先懂中医的理论。当然并不苛求要你懂得《内经》、读过《本草纲目》,只要你懂一点点中医的美容理论就够了。
所以当你进入“中医美容”院(科)里没有这四个项目的存在,就是假的。即使附设在中医院里,也是假的。  [2]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