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皮膏
【处方】:枳壳4两,防风4两,杏仁4两,泽泻4两,地榆4两,天麻4两,五味子4两,川乌4两,浙贝4两,猪苓4两,赤石脂4两,白蔹4两,甘草4两,赤芍4两,五加皮4两,栀子4两,薄荷4两,山药4两,首乌4两,羌活4两,苦参4两,青皮4两,黄芩4两,故纸4两,熟地4两,香附4两,远志4两,半夏4两,独活4两,荆芥4两,麻黄4两,苁蓉4两,小茴香4两,草乌4两,白芷4两,陈皮4两,前胡4两,银花4两,牛膝4两,藁本4两,附片4两,大茴香4两,木通4两,五灵脂4两,官桂4两,连翘4两,僵蚕4两,续断4两,蛇床子4两,桔梗4两,大黄4两,当归4两,知母4两,茵陈4两,细辛4两,黄柏4两,台乌药4两,苍耳子4两,川芎4两,生地4两,杜仲4两,苍术4两,玄参4两,川楝4两,桃仁4两,蒺藜4两,楮实子4两,大风子4两,青风藤4两,菟丝子4两,白术4两,穿山甲4两,蜈蚣14条。
枳壳
性味:苦;酸;性微寒
功效: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防风
又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杏仁
又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
性味:苦;温;有毒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
泽泻
又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
性味:甘,寒。
功效: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地榆
又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蕨苗参、红地榆、岩地芨、血箭草、黄瓜香
性味:苦酸;寒;无毒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天麻
又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
性味:甘,平。
功效: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五味子
又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
性味:酸、甘,温。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川乌
又名:乌头、五毒根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猪苓
又名:豕零、猳猪屎、豕橐、司马彪、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猪茯苓、野猪粪
性味:甘淡;平
功效:利尿渗湿。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赤石脂
又名:赤符、红高岭、赤石土、吃油脂、红土
性味:甘;涩;酸;温;无毒
功效:涩肠;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生肌。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遗精;崩漏;带下;溃疡不敛;湿疹;外伤出血
白蔹
又名:兔核、白根、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人卦牛、白浆罐、野红薯、地老鼠、野着薯、母鸡抱蛋。
性味:苦;辛;性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赤芍
又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性味:苦;微寒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五加皮
又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
性味:辛、苦,温。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栀子
又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
性味:苦,寒。
功效: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薄荷
又名:蕃荷菜、菝蕑、吴菝蕑、南薄荷、猫儿薄苛、野薄荷、升阳菜薄苛、蔢荷、夜息药、仁丹草、见肿消、水益母、接骨草、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
性味:味辛;性凉
功效: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陷疹瘙痒;肝郁胁痛
山药
又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
性味:甘,平。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羌活
又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苦参
又名: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地骨、野槐根、山槐根、地参。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青皮
又名:青橘皮、青柑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
黄芩
又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香附
又名: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
性味:味辛;微寒;无毒
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远志
又名:葽绕、蕀蒬、棘菀、细草、小鸡腿、小鸡眼、小草根。
性味:辛;苦;性微温
功效: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独活
又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荆芥
又名:假苏、鼠蓂、姜芥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
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麻黄
又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小茴香
性味:辛,温。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草乌
又名:乌头、五毒根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白芷
又名:虈、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陈皮
又名:橘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前胡
性味:苦辛,凉。 ①《雷公炮炙论》:"味甘微苦。" ②《别录》:"味苦,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辛。" ④《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⑤《纲目》:"味甘辛,气微平。"
功效: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①《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②《药性论》:"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④《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药,止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 ⑤《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牛膝
又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苦;酸;性平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征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藁本
又名:藁茇、鬼卿、地新、山茝、蔚香、微茎、藁板
性味:味辛;性湿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头痛;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疥癣;寒湿泄泻;腹痛;疝瘕
木通
又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活血藤。
性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利尿;活血通脉。主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喉疼痛;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经闭;痛经
五灵脂
又名:药本、寒号虫粪、寒雀粪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小儿疳积;蛇蝎蜈蚣咬伤
连翘
又名:旱连子、大翘子、空翘、空壳、落翘
性味:苦;性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风热感冒。主风热感冒;温病;热淋尿闭;痈疽;肿毒;瘰疬;瘿瘤;喉痹
僵蚕
又名:白僵蚕、僵虫、天虫
性味:咸、辛,平。
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续断
又名:龙豆、属折、接骨、南草、接骨草、鼓锤草、和尚头、川断、川萝卜根、马蓟、黑老鸦头、小续断、山萝卜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止崩漏。主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
蛇床子
又名: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实、气果、双肾子、癞头花子、 野茴香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宫寒不孕;寒湿带下;阴痒肿痛;风湿痹痛;湿疮疥癣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大黄
性味:苦,寒。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知母
又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艹是)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淮知母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茵陈
又名:绵茵陈、茵陈蒿、白蒿、绒蒿、猴子毛
性味:苦、辛,微寒。
功效: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细辛
又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性味:辛;温;小毒
功效: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黄柏
又名:檗木、檗皮、黄檗。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苍耳子
又名:葈耳实、牛虱子、胡寝子、苍郎种、棉螳螂、苍子、胡苍子、饿虱子、苍棵子、苍耳蒺藜、苍浪子、老苍子
性味:味苦;甘;辛;性温;小毒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川芎
又名:芎藭、小叶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杜仲
又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苍术
又名:山精、赤术、马蓟、青术、仙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玄参
又名:重台、正马、玄台、鹿肠、鬼藏、端、咸、逐马、馥草、黑参、野脂麻、元参、山当归、水萝卜
性味:味甘;苦;咸;性微寒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桃仁
又名:桃核仁、桃核人
性味:苦甘;平;无毒
功效: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蒺藜
又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
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
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楮实子
性味:甘,寒。
功效: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头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大风子
又名:麻风子
性味:辛,热,有毒。
功效:祛风,功毒,杀虫。用于麻风;外用治疥、癣。
青风藤
又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
性味:苦、辛,平。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菟丝子
又名:菟丝实、吐丝子、无娘藤米米、黄藤子、龙须子、萝丝子、黄网子、黄萝子、豆须子、缠龙子、黄丝子
性味:辛甘;平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
白术
又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穿山甲
又名:鲮鲤甲、鳣鲤甲、鲮鲤角、川山甲、鳖鲤甲、山甲、甲片、麒麟片、麟片、随碱片、山甲片、钱鲤甲
性味:味咸;性微寒
功效: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制法】:用香油108斤,将前药炸枯,去滓,兑章丹33斤12两,每7斤半膏油兑细料2两,搅匀。细料面用:血竭、净冰、儿茶、木香、丁香、没药各1两,研匀。用布背、皮背均可。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寒止痛。主筋骨疼痛,手足麻木,跌打损伤,小肠疝气,腹胀腹痛。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病论】
八卦:撩开紫禁城医药的面纱
在常人眼里,宫廷生活是神秘的,特别是近年盛行宫廷剧的“戏说”,不仅使历史真面目云山雾罩,而且有关医疗保健、养生美容的“神话”更让人真假难辨,包括像“神医喜来乐”、韩剧“大长今”等这些以医药食品为载体的历史剧,也让公众在观赏之余,对其“神效”将信将疑。当前市场上借“宫廷”之名推出所谓药膳、养生、美容,甚至医疗秘方,更是推波助澜,难免鱼龙混杂。因此,了解宫廷医疗保健的真实性及其特点,对揭开宫廷医药的神秘面纱有一定意义。
常见病常用药治病药渣要毁掉
记录着清代咸丰帝出生的病案,妃嫔看病用药的处方,重达3548克棕衣包裹的茯苓,高约60厘米的10层八卦型药柜,煎药用的铜铫子,装药的银壶、银碗,甚至还有一个硕大的柏木锡里冰箱。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郓丽梅副研究馆员说,这些展品只不过是故宫有关医药、养生、美容、药材、药具及医疗档案等藏品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珍品有待整理、研究和发掘。清宫的御药房珍藏着大量的妃嫔用药底方及药材、药具,它们为后人了解清代宫廷临床医疗用药和保健养生提供了翔实的佐证。
事实上,宫廷医疗也主要是针对常见病,使用的也是常用药,但其诊断疾病、处方配伍更为严格谨慎,药材、药具更为安全讲究。宫中有一个规矩,即帝后妃嫔看病用药用后药渣要毁掉,这一方面有“知识产权”保护,所谓方不外泄,更重要的是避免外界,尤其是权利觊觎者对皇室成员健康的揣测。
宫中治病强调疗效,要求御医有较高的医术,但若遇有疑难病症,还要请一些地方名医会诊。光绪六年,慈禧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其多年的脾胃病加重,大便溏泻不止。为了使慈禧的病情尽快好转,当时发了一道谕旨,要求外省讲求岐黄脉理精细者,着该府尹督抚等详细延访,如有真知其人医理可靠者,无论官绅士民即派员伴送来京。通过故宫现藏的《老佛爷传药底簿》以及《清宫医案研究》等记载的慈禧医案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慈禧治疗脾胃病,内服汤药与外用膏药以及药膳等临床应用情况。
官不大责任大违规行医交部议处
宫廷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场景,皇帝或者后妃病了,太监便高叫一声“传太医”。清代的太医院是一个相当于“局级”的机构,御医在进宫之前均须有一定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经过三年、五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可录用。太医院内设9个医科: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咽喉科和正骨科。
御医官虽不大但责任重大,给皇帝看病,倘若疗效不佳,御医负有责任,轻者降职罚俸,重者发配边疆,甚至处死。御医年老多病需呈报太医院,核实后才准告退,病愈仍原缺补用,如果不经批准在外行医者,查出后交部议处。
御医干得好也有受奖的,征聘之医往往可授外官。乾隆时有一御医名刘裕铎,不仅参加了《医宗金鉴》这部医药学文献著作的编写,行医时且古方、时方并用,颇有学术水平,甚得皇帝的赏识。
每当皇帝出行时,随侍御医由太医院奉旨特派,携带药材随驾。现故宫还存有两个明黄布大药袋,上缝有一百多个小药袋,每个小药袋上书写药名,皇帝出巡时可携带。御医有时受诏出诊,为宫室及王公贵族大臣治病,有时也负责考场值班、军营出诊及为王公大臣治病,如《红楼梦》里的贾府眷属生病,亦请太医诊治,这些档案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清代太医院原设在天安门前的东交民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太医院原址成了俄国兵营。1904年,太医院新址在地安门东侧建成,距皇宫仅隔一座景山,现为餐馆和民居所占。目前,太医院内的景惠殿基本保存,“先医庙”供奉着医祖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其横梁上的“金龙合玺”彩绘和前廊里贴金的“正龙天花”,显示着当年皇家医学殿堂曾经的辉煌。
丸散膏丹无一不备银药具号称“试毒牌”
在故宫尚未开放的东北区,郓丽梅指着一片已改为花房的地方说,这里就是当年的“御药房”。“御药库”则专门收贮各地进贡的药材,负责制造皇宫所需各种药品。目前,故宫所存医药实物甚多,仅丸散膏丹就有百余种:“丸”如木香槟榔丸、沉香化滞丸、种子三达丸、牛黄丸等;“散”有金黄散、七厘散等;“膏”有益寿膏、舒筋活络膏、竹沥梨膏等;“丹”有紫雪丹、神效活络丹等。这些药有些已历经百年,仍完好如初。
皇帝一人用药有限,后妃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这里有很多是妇科药,如益母丸、白凤丸、千金保胎膏等。还有补益药,如朱砂安神丸、六味地黄丸;美容保健药,如茶膏、碎普洱茶膏、中国滋肌香蜜膏;外用药,如狗皮膏等,甚至还存有进口药美国头痛药膏等。
郓丽梅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医药库房还存有整箱进贡的麝香,至今保存其原包装。麝香套盒分三层,外层是木质,上贴黄纸封口,中层为硬纸盒,外裱黄印花绸,内层为两个具有防湿作用的锡盒,包装严密,至今药味极浓。所贴黄纸、黄绸、黄条,表明此盒是皇帝御药房专用。
要想使中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药材要优质,药具也是重要一环,宫中使用银药具是一大特点。铫是熬药的器具,人参银药铫是专门用于熬人参的器具,其壶盖与壶双环处有链连接,可将壶背起,是皇帝出行时所用。银双环锅是宫中熬药的常用器具,而方银管子则是热药用的,帝后出行携带也较方便。银煎药记名牌号称“试毒牌”,用在煎药时记名,既可避免弄错,保证用药安全,也可在药内试一下,看是否有毒。
食疗美容尊卑有别医案记录翔实完整
妃嫔的养生保健,是此次永和宫妃嫔展览的一大亮点,也是目前惟一有实物佐证的历史再现。
不过,宫廷中地位尊卑是极其严格的,医疗养生用药也要“奉旨而行”,档案记录“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三日庄守和、全顺奉旨口传:皇后主子要丸散膏丹等药准其给,其余主子等位要丸散膏丹不准私给”。
食疗在宫廷保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是“八珍糕”。宫廷中帝后们养尊处优,菜肴丰腻,活动较少,常有脾胃不和等症。而吃药又难以坚持,御医们便拟制八珍糕。此药香甜可口,药气少,有强壮脾胃之疗效,饿时可以食用,又可治疗疾病,慈禧晚年特别喜欢食用。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由紫苏叶、泽泻丝、山楂丝等近10种药物配制的仙药茶等广为使用,代茶饮用具有降脂减肥之效。
清代宫中的医疗档案保存非常完整,关于帝后的医案均为手抄秘录,字迹工整。脉案原件书于黄册内或红笺中,一般逐日记载,一年一册。但到了清晚期光绪时有些变化,如在《乾清宫、储秀宫处传取各色咀片药味档》中,乾清宫和储秀宫是上下并排写的,而到了《寿药房、乾清宫等处传取各色咀片药味档》时,则是寿药房写在前,乾清宫写在后,反映出光绪皇帝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没有实权,而慈禧以皇太后的名义掌握着皇权。
高墙难挡传染病西医渐入紫禁城
清代流行病比较猖獗,顺治11年(1654)北京瘟疫流行时,朝廷委派医官散发药物。康熙20年(1681)又在北京五城设药厂15处,为百姓免费治病。康熙在位61年间发生流行病28次。乾隆时期发生流行病19次,曾将“内制平安丸、太乙紫金锭药物,多多预备,分发各路军营,以备一时之用,毋得稽迟”。尽管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对流行病的猖獗蔓延,显得很不得力。
清入关之前,对于天花流行没有有效的措施,只好消极地外出避痘,9天以内不准互相看望。清入关之后,在城外40里东西南北各定一村,使患天花者居住。
16世纪,我国南方民间已经流行人痘接种术,曾经出过痘的康熙帝积极推行,并于17世纪前后传入欧洲,引起世界的关注和研究。1796年英国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嘉庆十年(1805)由葡萄牙商人传入我国,当时广州“十三行”商人首先设局种牛痘,逐渐牛痘接种法取代了人痘接种术。由于清政府对天花流行的预防比较重视,牛痘在清代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明清时期西方医学陆续传入中国,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大开,西方医学迅速传遍中国,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医药学的一统天下,形成中西两种医药学相互竞争的局面。
故宫所藏西医诊疗器械有体温计、血压计、医用反光镜、眼科手术器械、医牙用具和显微镜等。这些诊疗器械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进入宫廷的。
郓丽梅说,奎宁,即金鸡纳作为药物引入我国最具传奇色彩。康熙帝中年后曾患过疟疾、唇瘤、心悸等病,都被传教士治愈。其中疟疾病的治愈是大臣洪若翰、刘应进献金鸡纳,康熙先让四大臣亲验,令患疟者服之,皆愈。四大臣又自服少量,无害,遂请皇帝进用,康熙用后几天即好。之后,金鸡纳作为“圣药”经常赏赐他人,由此传播,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记入此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宫廷医药只不过是医学发展的沧海一粟,医药不仅仅是治病疗疾的“硬件”,还是承载着人类文明史的一大“数据库”,映射着人们祈福健康长寿的企盼,记录着历史的沧桑。
有健康问题到医问吧,给您满意解答》》》》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