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茯白术散
【处方】:白扁豆(姜汁浸,炒,去皮)2两,茯苓2两,山药2两,人参2两,甘草2两,莲肉2两,砂仁2两,桔梗2两,薏苡仁(炒)2两。
白扁豆
又名:藊豆、白藊豆、南扁豆、沿篱豆、蛾眉豆、羊眼豆、凉衍豆、白藊豆子、膨皮豆、茶豆、小刀豆、树豆、藤豆、火镰扁豆、眉豆
性味:甘淡;微温;平
功效:健脾,化湿,消暑。主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
茯苓
又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甘;淡;平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山药
又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
性味:甘,平。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砂仁
又名:缩沙蜜、缩砂仁、缩砂密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化湿开胃;行气宽中温脾止泻安胎。主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薏苡仁
又名:解蠡、起英、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赣珠、薏米、米仁、薏仁、苡仁、玉秣、六谷米、珠珠米、药玉米、水玉米、沟子米、裕米、益米
性味:甘;淡;微寒
功效: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病后脾虚津液燥。或有余热虚渴。
【用法用量】:本方名“参茯白术散”,但方中无白术,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九引《如宜方》
【病论】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竞争异常激烈,加上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据专家介绍,我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15%,另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的70%处在亚健康状态。
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有一些功能性改变,故又称第三状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这种现象务必引起医学界和人们的日益关注。
据专家介绍,西方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并关注亚健康问题,但至今没有提出较好的治疗方法。而祖国医学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中就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唐代孙思邈更明确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意思是说: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医生要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生病之时,注重未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即现代人所说的亚健康;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然而,待疾病发生才求医问诊,则疾病已形成,救治不一定有效,即使保住了生命,其生命质量也已下降,没有希望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杠有长寿,而饱受病魔折磨的痛苦。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在治疗亚健康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整体治疗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更具特色。亚健康状态主要是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加上气滞血瘀、痰湿内阻导致气机不利、气血运行失畅。其治疗如下:
1.痰湿内阻型:神疲力乏、头痛脑胀、胸闷腹胀、消化不良、舌淡苔厚或腻,以乃痰湿内阻,治宜消痰化湿,用二陈汤加平胃散加减;若有心烦失眠、忧郁苦闷,则用温胆汤治疗;若口苦口干、心烦易怒,属痰热内扰,上方加黄连、龙胆草。
2.气滞血瘀型:临床根据症状轻重,可分肝气郁结和经络瘀阻两亚型。若胸闷心烦、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易于激动,女性见月经失调、经前乳胀、痛经,此为肝气郁结,一般用逍遥散加减。若气郁不解,则气滞血瘀,出现经络瘀阻,临床可见胸闷、胸痛,伴四肢麻木、颈背酸痛、舌质暗红或有瘀点,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上述二方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常可获效。
3.心脾亏虚型:心烦失眠、记忆力下降,伴心悸胸闷、多梦易醒、偶有心律不齐,伴全身乏力、食少纳呆、面色憔悴。此乃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可用归脾汤或天王补心丹辨证治之。
4.肺气亏虚型:易患感冒,伴鼻塞、流涕、咽喉时痛、喜咳嗽、多痰、体虚力弱、面色苍白。此乃肺气亏虚,卫气不固,治宜益气补肺、固表实卫,可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研细末长期开水煮服,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5.脾虚湿阻型:全身乏力、极易疲倦,伴有厌食、腹胀、嗳气、消化不良、便秘或便稀、舌苔厚浊,此乃脾虚湿阻,可用参茯白术散调服。若湿热内生,舌苔转黄,伴口臭、口腔溃疡,则可加黄连或大黄清利湿热。
6.肾虚精亏型:临床可见肾阴虚、肾阳虚和阴阳失调三类型。若自觉低烧、手足心烦热、夜间盗汗、头晕腰酸、两膝酸软,耳鸣、失眠多梦、常见劳心、房事过度之人,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若四肢不温、形寒怕冷、性欲下降则为肾阳虚,可用肾气丸加巴戟天、肉桂;若有以上症状伴有面红潮热、有时畏冷恶寒,出现肾精亏损、阴阳失调,则用二仙汤加减,疗效不错。
应该指出:中医强调整体治疗和辨证施治。我们应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治,并结合心理疏导、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总之,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生老病死,虽然不可抗拒,但我们应该主动地适应自然的规律,增强体质,在未病时应养身健体,在欲病时早期防治,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