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肝散
【处方】:川黄连6分,尖槟榔3钱,桑白皮3钱,芦荟6分,粉甘草3钱。
桑白皮
又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
性味:甘;辛;性寒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芦荟
又名:卢会、讷会、象胆、奴会、劳伟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泻下;清肝;杀虫。主热结便秘;肝火头痛;目赤惊风;虫积腹痛;疥癣;痔瘘;解巴豆毒
【功能主治】:小儿疳臌食积。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鸡肺散”,与组成不符,据原书注文改。
【注意事项】:忌油腻七日。
【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病论】
小儿疳积宜食物品
宜食物品
小儿疳积者,宜吃下列食物。
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最宜小儿疳积者煮粥食用。张耒《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明代医学家缪希雍还说:“粳米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
糯米
只适宜小儿疳积者煮成糯米粥食用,做饭或做成糕饼点心则不相宜。正如清代医学家张璐在《本经逢原》中所说:“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稀糜相当于薄粥,益气而易消化吸收。《医药六书药性总义》说得好:“粳米粥为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锅巴
又名锅焦,为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小儿疳积症,宜用锅焦煎水代茶饮,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周益生家宝方》载有锅焦丸:“小儿常用健脾消食:锅焦(炒黄)三斤,神曲(炒)四两,砂仁二两,山楂四两,莲肉四两,鸡肫皮(炒)一两,共研细末,加白糖、米粉和匀,焙作饼用。”这对小儿疳积者,颇有裨益。
白扁豆
性平,味甘,有补脾、健胃、和中、化湿、止泻的作用。《滇南本草》云:“扁豆治脾胃虚弱,食积痞块,小儿疳疾。”《会约医镜》中还说:“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故小儿疳积见有食少便溏,或消化不良、久泻不止者,食之最宜。
鸡肝
有补肝肾的作用。《医林纂要》中记载:“鸡肝治小儿疳积,杀虫。”《本草汇言》还说:“鸡肝,消疳明目之药也。目乃肝窍,疳本肝疾,小儿肝热致虚,故成疳疾,目暗者,以鸡肝和药服,取其导引入肝,气类相感之用也。”在《良朋汇集》中有一方,名鸡肝散,是专门用于“治小儿疳膨食积,虫气上攻,至晚不能视物,目生翳障:鸡肝一个,不落水,竹刀切片,加牡蛎粉七分,朱砂粉少许,拌匀,掺入肝上,饭锅上蒸熟食之,如此十次。当时忌食茶汤油腻。”鸡肝散所治之疳,又名小儿疳眼,实际上是小儿角膜软化症。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也介绍:“小儿疳眼:每天取鲜鸡肝1~2个,在沸水中烫20分钟,以食盐或酱油蘸食,连吃3~5天为一疗程。”
鸡肫皮
又叫鸡内金。历代医学家均认为鸡肫皮有消积滞、健脾胃、助消化、疗疳积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鸡肫皮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寿世新编》中还介绍:“治小儿疳病:鸡肫皮二十个,瓦焙干,研末,车前子四两,炒研末,二物和匀,以米糖溶化,拌入与食。忌油腻、面食、煎炒。”据现代研究,人服食鸡肫皮后,胃液分泌量增加,胃酸度及消化力均增高,胃运动机能也明显加强,胃排空率大大加快。这说明中医称鸡内金能“健脾胃,消积滞”是有科学道理的。
蝗虫
又叫蚱蜢。《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它有“暖胃助阳,健脾运食”的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指出:蝗虫富含蛋白质及脂肪、钙、铁、磷,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等,有补养强壮的效果,可治疗小儿疳积。
鳗鲡
俗称白鳝、鳗鱼。性平,味甘,有补虚羸、杀虫的作用,适宜小儿疳积者服食。明·李时珍曾指出:“鳗鱼治小儿疳劳。”《本草汇言》亦载:“鳗鲡消疳治廉,杀诸虫之药也,食之又能补肾脏,壮虚羸。”已故名医叶橘泉教授也曾介绍:“小儿疳痨:鳗鱼油加食盐少许,每服半匙,一日二次,食后服。”鳗鱼油的具体制法是:取活大鳗鱼数条,清水漂洗。先于锅中煮沸清水,再将活鳗投入、加盖煮2~3小时,鳗油浮于水面,取油备用。或将鳗鱼切成3~4厘米段,纳于铁皮筒内(筒长20~23厘米,大如竹筒),筒的一头用泥封固,另一头用铁丝绕成团塞住,将铁皮筒架在炭火上烧,塞铁丝的一头向下,筒口以碗承之,俟烧至鳗鱼焦时,鳗鱼油即向下流入碗中,烧至油尽鳗焦枯成炭为止。
蚕蛹
是一种高蛋白营养滋补品,小儿疳积者宜炒食之。《本草纲目》载:“蚕蛹为末饮服,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蛔虫。”可见对小儿“蛔疳”者亦宜。清代名医王孟英也认为,“蚕蛹甘温,补气,止渴,杀虫,治疳积,童劳。”现代民间中也经常用于疳积者,如《泉州本草》就介绍:“治小儿疳积,骨瘦如柴:蚕蛹不拘多少,炒熟调服。”
使君子肉
凡小儿疳积者皆宜食之,尤其是蛔疳食之最宜。明·李时珍说:“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
脾胃,为小儿诸病要药。”《本草经疏》说得更好:“使君子,为补脾健胃之要药,小儿五疳,便浊泻痢及腹虫,莫不皆由脾胃虚弱,因而乳食停滞,湿热壅塞而成。”正因如此,历代不少医治小儿疳积的名方,如《幼科准绳》中用使君子散“治小儿疳蛔”,《局方》用使君子丸“治小儿五疳”,《简便单方》中“治小儿痞块腹大,肌瘦面黄,渐成疳疾”以及《幼科发挥》中的“万氏肥儿丸”,《证治准绳》中的“集圣丸”等,均用到使君子。由于使君子肉味道香甜,儿童多爱食之。但服后忌吃热食,否则会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
榧子
性平,味甘,善于杀虫消积,适宜肠道寄生虫引起的小儿疳积者食用。《日用本草》载:“榧子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介绍:“治小儿疳积:每日嚼食香榧7粒,有养身治病之功。”
山楂
有消积滞,尤其是消肉积的作用。元代医学家吴瑞就曾说过:“山楂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元代名医朱丹溪也认为:“山楂,大能克化饮食。”《本草经疏》中还说:“山楂能入脾胃消积滞,大抵其功长于化饮食,健脾胃,行结气,故小儿宜多食之。”尤其是饮食过饱,伤及脾胃,以致食积不化的小儿疳积者,食之最宜。
南瓜子
性平,味甘,能杀蛔虫,故对蛔虫引起的小儿疳积,即蛔疳之症,食之最宜。可用南瓜子炒熟吃,儿童一般每次用50~100克,于早晨空腹时服。也可选用《四川中药志》中介绍的方法:“治营养不良,面色萎黄:南瓜子、花生仁、胡桃仁同服。”
猪肚
能补虚损,健脾胃。《本草经疏》还说:“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日华子本草》中说:“猪肚,补虚损,杀劳虫,治小儿疳蛔黄瘦病。”《幼科指掌》中载有“猪肚丸”,用以“治疳劳”。所以,患有小儿疳积者,宜食之。
鹌鹑
性平,味甘,能益气补虚。宋代医家就曾指出:“小儿患疳,旦旦食之。”《本草求原》中亦载:“鹌鹑补土续气,调肺利水湿,治腹大如鼓,疳积。”《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鹑,甘平和胃,止疳痢,除膨胀,愈久泻。”所以,小儿疳积者,食之尤宜。
獾肉
又称猪獾肉。能补脾胃。《医林篆要》中还说它“补中,益气血,杀虫,消疳积。”唐代食医孟诜也认为:“瘦人可和五味煮食,令人长脂肉、肥白。”故凡小儿营养不良,疳积消瘦者,食之颇宜。
此外,小儿疳积者还宜服食谷芽、麦芽、荞麦、萝卜、青菜、白菜、芹菜、马兰头、梨、苹果、金橘、槟榔(蛔疳宜食)、莲子粉、山药、玉米粉、蛙肉以及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等。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