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丸

杜仲丸

【处方】:莲肉(去心)4两,龙骨7钱半(新瓦上煅,另研细),益智仁1两,破故纸(炒香)1两,茴香1两(微炒),牛膝(去苗)1两(酒浸),白茯神(去皮木)1两,杜仲(去皮,锉碎,酒浸,炒断丝)1两,菟丝子4两,桃仁(汤泡,去皮尖净,炒)1两。

龙骨

性味:甘涩;平;无毒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益智仁

又名:益智子、摘艼子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

茴香

又名: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植志》),小香(《四川中药志》)。

性味:辛,温。 ①《药性论》:"苦辛。" ②《唐本草》:"辛,平,无毒。" ③《本草经疏》:"味辛平,甘,无毒。" ④《江西草药》:"性温,味辛。"

功效: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 ⑤李杲:"补命门不足。" ⑥《伤寒蕴要》:"暖丹田。" ⑦《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 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牛膝

又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苦;酸;性平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征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杜仲

又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菟丝子

又名:菟丝实、吐丝子、无娘藤米米、黄藤子、龙须子、萝丝子、黄网子、黄萝子、豆须子、缠龙子、黄丝子

性味:辛甘;平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

桃仁

又名:桃核仁、桃核人

性味:苦甘;平;无毒

功效:破血行瘀;润燥滑肠。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制法】:上为细末,用山药4两炙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心肾,益气血,暖元脏,缩小便。壮力。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枣汤送下,空心食前服。
如欲暖水脏,减去莲肉、龙骨、白茯神,加好醋、酒,兼糟4两,连须葱白4两,苍术4两(米泔水浸1夕,切片),合连须葱白,酒糟捣,淹1宿成饼,晒干,炒令熟,入前药同研。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

【病论】

补肾助阳,宣风活络

产后腰背酸痛伴腰腿酸冷  补肾活络汤  前人验方并经临床实践有效的验方  【方名】 本方之名是鉴于本方的药物作用而命名的。前人以此专治产后腰背疼痛。夏桂成是在我科已故老中医季梦熊先生的笔记本上抄来的,并名之为产后腰背疼痛经效方,俟后在临床上进行加减,改名为补肾活络汤。  【组成】 杜仲12克,骨碎补、威灵仙、川断、当归、赤芍、寄生、补骨脂各10克,大生地黄9克,红花5克。  【服法】 每日1剂,如能喝酒者,水酒各半煎分2次服。  【功用】 补肾助阳,宣风活络止痛。  【适应证】 大产或小产之后,腰背疼痛或酸痛,并伴腰腿酸冷,小便较频,有时腰酸、背痛较为剧烈影响俯仰,甚则影响睡眠。  【方解】 本方所治在于产后腰背疼痛。按产后腰背疼痛,属于肾虚夹有风寒,或者余瘀阻络,因此本方用杜仲为主药。杜仲乃温补肾阳的药物,佐以骨碎补、川断、寄生、补骨脂等品,大补其肾。其中骨碎补不仅在于温补肾阳,而且还有止疼痛的效果;加入威灵仙者,乃系去风湿之药,大凡出现疼痛,一般与风湿有关,而今分娩者,常易感受风寒、风湿等邪,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分娩者肾虚,腰为肾府,故当参入祛风湿之品,分娩损害,又易留瘀,故入红花以化瘀,且红花少量者,又能养血也;生地黄一味,不仅在于养血,而且亦在于扶阴抑阳,防诸多温补肾阳之药给亡血伤津的产妇带来不利影响,如无阴虚阳旺的内在现象者,可去生地黄而入熟地黄。  【临床运用】 本方不仅适用于产后腰背疼痛,而且也适用于经行腰痛、闪挫损腰等病证。  1.经行腰痛 经行腰痛,或背痛颇剧,月经后期,经量偏少,色紫红,有血块,或有烂肉样血块,小腹疼痛,经行淋漓不易净,经净后诸证缓解,或者常有头昏耳鸣,小便或有频数,形体或腰腿有冷感,脉象细濡,舌质淡黯。用本方治疗时,加入川牛膝10克,延胡索12克,泽兰9克。  2.闪挫损腰 女子稍不注意,闪挫损腰,致腰背疼痛,影响俯卧,影响生活,脉象细弦,舌质淡紫。用本方治疗时,加入炙乳、没各6克,桃仁10克。  【按语】 本方原名为产后腰背疼痛经效方,原方有皂角刺、甘草,我们去之,加入寄生。根据我科已故老中医季梦熊介绍,他应用本方治疗10例大小产后腰背疼痛较剧者,均获得效果。我们所加减的方剂,改名为补肾活络汤,亦在临床上前后使用于10余例,的确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或痊愈。考本方与《傅青主产后编》的养荣壮肾汤相似。养荣壮肾汤用当归、防风、独活、桂心、杜仲、续断、寄生,或加熟地黄;此方治疗产后感风寒腰痛不可转,由于是感受风寒,故方中多加一味祛风药。《伤科大成》的补肾活血汤,药用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淡苁蓉、杜仲、补骨脂、当归尾、没药、红花、独活,治疗肾虚瘀阻,因伤所致者。  关于产后腰痛,《傅青主产后编》中说:“由女人肾位系胞,腰为肾府,产后劳伤肾气,损动胞络,或虚未复而风乘之也。”因此产后腰痛,肾虚是主要的,前人认为“产后多虚多瘀”,“易寒易热”,所以产后肾虚常多夹瘀,由于产后多汗,极易感受风寒或者寒湿,因此产后腰背痛,既然以肾虚为主,同时又必兼血瘀,兼有外感之风寒或者寒湿,故出现病变上的复杂性,也就形成本方药的复杂性,故本方治之有效,也就反映了客观病变复杂的真实性。方中的杜仲、骨碎补为要药,着重分析之。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壮腰的作用,可治疗腰脊疼痛,足膝酸楚,胎漏胎堕,阴下湿痒,小便余沥等证,《神农本草经》:曰“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湿痒,小便余沥。”甄权本草认为:“肾冷肾虚腰痛,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治疗腰痛的名方青娥丸,药用杜仲、胡桃、补骨纸,而杜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药物;《证治准绳》所用的杜仲丸,是治疗妇娠二三月,胎动腰痛欲坠者,仅杜仲、川断二药。可见杜仲是治疗肾虚腰痛的主药。  骨碎补:又名毛姜、猴姜,味苦,性温,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接骨,行血止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骨折伤损,肾虚久泻,耳鸣齿痛等病证。甄权本草认为其药“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手足不收,上热下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此药研末,猪肾夹煨,空心食,治疗耳鸣及肾虚久泻,牙疼。”可见骨碎补亦是治疗肾虚腰痛的要药,所不同者,骨碎补还有着行血止血的一面,此与杜仲不同,故有治疗骨折伤损的作用。类似于川续断的功用,同杜仲、补骨脂类药同用,则重在补肾,同红花、桃仁合用,可侧重活血化瘀耳。  【加减】 若形体肢冷,腰冷尤著者,加炙桂枝6~9克,肉桂6克;若头昏头痛,周身骨节亦痛者,加入炙蜈蚣2条,全蝎5克;若伴上热头痛,烦热口渴者,加入钩藤15克,炒丹皮10;若脾胃失和,脘腹作胀,大便溏泄者,可去熟地黄、当归,加入广木香9克,炒白术10克,砂仁(后下)5克,广陈皮6克。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1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 条评论

花开馥郁 1年前 回复TA

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