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散

沉香散

【处方】:沉香1两,石斛(去根,锉)1两,黄耆(锉)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天门冬(去心,焙)1两,白芍药1两,当归(锉,微炒)1两,羌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芦头)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沉香

又名:蜜香、栈香、沉水香。

性味:辛;苦;温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降逆;纳气平喘。主脘腹冷痛;气逆员息;胃寒呕吐呃逆;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

石斛

又名:林兰、禁生、杜兰、石蓫、悬竹、千年竹

性味:甘;微寒

功效: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

黄耆

又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甘,微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③《药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④《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

功效: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 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白术

又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天门冬

又名:虋冬、大当门根、天冬

性味:味甘;苦;性寒

功效:滋阴润燥;清肺降火。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羌活

又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附子

性味:辛;甘;性热;有毒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防风

又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劳,气攻四肢拘急,背膊常痛,肌体萎弱,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病论】

拉卜楞寺医药扎仓观感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寺主为六世嘉木样,嘉木样为拉卜楞寺寺主转世活佛沿用的通称。其他管理人员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等。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具有闻思、续部下、时轮、医药、喜金刚、续部上等六大扎仓(院部)。 到拉卜楞寺前我们就向带领参观的牛院长提出参观医药扎仓的意愿。牛院长告诉我们,拉卜楞寺每天轮流开放部分学院,由喇嘛当向导。天随人愿,我们到的当天恰好是医药扎仓开放,该不会是佛祖的有意安排吧。 医药扎仓藏语称“曼巴扎仓”,为二世嘉木样久美旺布创立。1763年他先创建了时轮扎仓(丁科扎仓),研习天文历算及藏医学。由于对医学的需求很大,1782年他又仿照拉萨药王山寺医学利众院模式,在拉卜楞寺创建医药扎仓。二世嘉木样主持了隆重的医药扎仓奠基仪式,并亲自在仪式上宣读了《四部医典》。 1784年医药扎仓正式建成,命名为“医药扎仓医方明利他洲”,从此,拉卜楞寺有了专修医学的教育机构。当年,年近花甲的二世嘉木样亲赴西藏拉萨,向第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禀告了创建拉卜楞寺医药扎仓的筹建过程,并请求委派医学高僧到那里任教。达赖准其所求,以给青海河南蒙古亲王委派保健医生的名义,选派著名的藏医药学家藏曼·益希桑布和他的弟子多杰然卷巴、药王山寺的名医迈尔干·罗桑达吉等,先后抵达拉卜楞寺,给医药扎仓学僧传授医理。拉卜楞寺医药扎仓的建立,使甘南藏区的藏医事业,从分散的、以民间藏医活动为主的状况,进入到医药专门机构与民间并存的新阶段,为弘扬民族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整个拉卜楞寺依山而建,不像汉藏佛教那样讲究对称和工整,反而更显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洒脱。医药扎仓坐落在拉卜楞寺院的中心,是一座藏族碉堡式建筑。建筑结构以石木为主,外石内木,外不露木,内不见石。进入医药扎仓可见内殿正门屋顶中央是一尊金色法轮。由四面廊坊构成的前院,院落中种植着一些植物,估计也是药物吧。廊坊墙壁上绘有与藏医基础理论相关的示意树喻图十多幅,是形象的藏医教材。 主殿分前后两部分。前殿(正殿)宽阔,是专供吟经诵法、集会讲学的主要场所。上方正中,设有专供法台讲经传法的宝座。大殿上部,殿中供奉主尊佛为药师佛,墙壁上有藏医始祖——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的画像。西侧墙上,根据佛教传统绘有佛祖释迦牟尼变幻化身、传授医学的大型彩色壁画,并有古代天竺医家及历代藏医名家的画像。底层设有可容纳300多名僧侣的条形禅座。后殿供奉有不动佛(米楚巴)、药师佛(曼拉)的大型塑像,还有多尊铜佛。正中供有本寺大学者拉科仓·久美成来嘉措(意译无畏事业海)大师的大型银质舍利宝塔一座。塔前一幅镜框,列供拉科仓·久美成来嘉措师徒三人。殿前厢廊四面,曾悬挂有人体解剖、脉络等绢绘彩色“唐卡”十八幅,系仿照17世纪西藏著名学者第司·桑吉嘉措所编绘的藏医系列挂图复制的。据《安多政教史》载:在嘉木样二世时期,缎绣佛像前供奉盛开的鲜花,按哲蚌寺郭莽院的例规,朝拜内部仪止圣物,跳狩猎三匝舞,增植解脱种子等。厢廊楼上,原为医药扎仓的书库,存有数百包珍贵的医学典籍、资料和档案。 据说著名藏医学家藏曼·益西桑布还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教育家,他对传播藏医知识、培养藏医人才和发展藏医事业非常重视。在拉卜楞寺期间,他每年坚持用两三个月时间到附近百十里甚至数百里的山岭之中,实地考察药物生长分布情况,足迹踏遍甘、青、川边界。此后,拉卜楞寺医药扎仓有了认药、采药实习的传统。 拉卜楞寺医药扎仓建立之后,甘南藏区的藏医有了集中研习的机构,甘南藏医由分散转为集中,由薄弱逐渐加强,为弘扬民族文化、服务民众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的医药扎仓学僧主修藏医,分为三个学级:初级学僧学习《皈依经》、《绿度母经》、《观音心经》、《不动佛经》、《根本续》、《后续》;中级学习《释续》、《药王经》、《马王白莲经》等;高级主要研究《四部医典》及《菩提道次第广论》。 医药扎仓从1959年起,增设门诊部和制药室。学僧除了学习藏医原理外,还从事实践活动。采药、制药,成药有散、丸、膏三种,并给各地信众和患者看病治疗。医药扎仓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藏医。现今该扎仓生产的洁白丸、九味沉香散、九味半黄散等三种药物已被列入国家药典;还有18种成药单方被列入西北五省(区)地方成药,拉卜楞寺还成立有藏医研究所。藏医学正在得到继承和发扬。 为了探访藏医的秘密,我们参观了门诊部,张卫还请喇嘛曼巴诊视了他的腰痛,喇嘛为他开了处方,取出两种制剂,分别为丸剂和粉剂,制造和包装很精美,只花了5元钱,但处方保密。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2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