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益元散

辰砂益元散

【处方】:滑石(飞过)6两,甘草1两,辰砂5钱,木通5钱,车前5钱,黄连2钱。

滑石

又名: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画石、活石

性味:甘淡;寒;无毒

功效: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主膀胱湿热;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尿淋涩痛;湿疹;湿疮;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木通

又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活血藤。

性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利尿;活血通脉。主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喉疼痛;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经闭;痛经

车前

又名: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车轮菜、胜舄菜(《救荒本草》),蛤蚂草(《滇南本草》),虾蟆草(《简便单方》),钱贯草(《生草药性备要》),牛舄(《医林纂要》),地胆头、白贯草(《中国药植志》),猪耳草(《青海药材》),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福建民间草药》),蟾蜍草、猪肚菜、灰盆草(《广西中兽医药植》),打官司草(《江苏植药志》),车轱辘菜、驴耳朵菜(《东北药

性味:甘,寒。 ①《别录》:"味甘,寒。" ②《履巉岩本草》:"甘咸,寒,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咸。"

功效: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肉,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乳蛾,咳嗽,皮肤溃疡。 ①《别录》:"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 ②陶弘景:"疗泄精。" ③《药对》:"主阴癀。" ④《药性论》:"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⑤《滇南本草》:"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 ⑥《本草汇言》:"主热痢脓血,乳蛾喉闭。能散,能利,能清。" ⑦《本草正》:"生捣汁饮,治热痢,尤逐气癃,利水。" ⑧《本草备要》:"行水,泻热,凉血。" ⑨《生草药性备要》:"治白浊。" ⑩《医林纂要》:"解酒毒。" ⑾《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 ⑿《贵州民间方药集》:"外治毒疮,疔肿。" ⒀《湖南药物志》:"祛痰止咳,滑胎,降火泻热,除湿痹,祛膀胱湿热,散血消肿。治火眼,小儿食积,皮肤溃疡,喉痹。"

黄连

又名:王连、支连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制法】:另将辰砂乳成灰尘,再与诸药末合研匀。

【功能主治】:麻退之后,余热未尽,热乘于心,日夜烦躁,狂言妄语,人事不清者。

【用法用量】:灯心汤送下。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2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 条评论

没有你的世界我不要 1年前 回复TA

说不定,你还可以为我国的外星物种科研事业做出贡献呢。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