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汤
【处方】:附子(炮)5分,白术5分,独活5分,川芎3分,肉桂3分。
附子
性味:辛;甘;性热;有毒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白术
又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独活
又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川芎
又名:芎藭、小叶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肉桂
又名:菌桂、牡桂、桂、大桂、筒桂、辣桂、玉桂
性味:辛;甘;热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
【功能主治】: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口噤,痰涌。
【用法用量】:上作1服。加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四
【病论】
三名医治疗风湿各有妙方
风湿病相当于中医的痹证、“阳气少、阴气多”是风湿病发生的内因;风、寒、湿三邪的入侵是风湿病发生和发展的外因。
风湿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慢性胶原组织炎症,以心脏及关节受累最为显著、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痹证、“阳气少、阴气多”是风湿病发生的内因;风、寒、湿三邪的入侵是风湿病发生和发展的外因、该病可致肢体、关节、肌肉、经络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等、其属风寒湿痹者,《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麻黄加术汤常可用之。
一、沈济苍方
组成:甘草5克、桂枝9克,附子、白术、当归、芍药各12克。
方解:本方为甘草附子汤加味,其中桂枝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散寒,白术健脾化湿,甘草和中缓急,用以疏通经络关节,消肿止痛、桂枝与甘草同用,功能助心阳,益心气,加附子振奋心肾阳气,对于预防和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心脏病也有良好的作用、在甘草附子汤的基础上加当归、芍药,与桂枝相配,可以增强调和营卫和疏导气血的作用、当归与附子相配,镇痛功效比单用附子强得多。
适应证:风湿病属风寒湿痹者。
加减法:1、风邪偏胜:加防风、2、寒邪偏胜:加重附子的剂量,并加细辛等,以增强温经散寒的力量、3、湿邪偏胜,脉沉细、苔滑腻,宜加防己、茯苓等,以增强利水渗湿的作用。
病案举例张女士,42岁、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四肢关节疼痛剧烈,半年来肩肿疼痛尤甚,以拳猛击,方觉稍舒、察其舌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两手冰凉,此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活血止痛之药固不可少,但寒湿凝聚经络,非温经散寒不能开,必桂附同用,甘草附子汤加味治之、处方:北细辛3克,炙甘草5克,川桂枝、片姜黄各9克,炮附子、炒白术、全当归、炒白芍各12克,汉防已15克,稀签草30克,生姜3片、七剂。
复诊时病家喜形于色,所患已十去七八,自觉浑身温暖,肩肿疼痛大减,原方去生姜加生米仁30克,并告以勿进冷饮勿近冷水、病家乃欣然回乡,自行治疗
二、叶怡庭方
组成: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千年健、钻地风、当归各15克,芍药20克
方解:本方为甘草附子汤加味、甘草“通经脉、利血气”,又能调和桂枝、附子、白术的温燥,使之缓缓发挥其作用;附子温阳散寒止痛,能“治寒湿痿痹、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桂枝祛风通络,“舒筋脉、开痹涩、利关节、去寒湿”,白术健脾燥湿,“治风寒湿痹”、共起温阳散寒、祛风胜湿的作用、即振奋人身阳气而散寒邪、风湿病每多侵犯心脏,本方桂枝、附子同用,能温少阴心肾之阳、对于已有心脏病变的患者,能起治疗作用,而尚未有心脏病变者,有治未病的功效、“痹者闭也”、故于甘草附子汤中加入当归、芍药以和营血,增入千年健、钻地风以强筋骨,祛风湿。
适应证:风湿病属风寒湿痹者。
加减法:1、风胜行痹:加防风,独活,白芷以加强祛风之效、2、寒胜痛痹:应加重温阳散寒的药物,如附子增大剂量,并加鹿角、干姜等药、3、湿胜着痹(湿痹,并以着而不移为特点的如:肩凝症、坐臀风、鹤膝风、肾着),加茯苓、泽泻、地龙、4、痹证日久,患者肌肉消瘦、虚弱无力,加党参、黄芪、地黄等。
病案举例刘女士47岁、初诊,时值盛夏,患者就诊时身着隆冬厚衣,仍作畏寒之状,面色恍白,下肢浮肿,步履不便、诉半年来,腰背四肢疼痛痠麻时轻时重,呈游走性,局部肌肤觉冷,得温则疼痛减,大便溏薄,舌润,边缘有齿痕,并有瘀斑,脉沉细而涩、症属脾肾阳虚,表卫不固,风寒湿三气杂至着而为痹,治则:温阳散寒,祛风胜湿,甘草附子汤主之、处方,甘草、附子、桂枝、炒白术、防风、防己、当归、茯苓、泽泻、千年健、钻地风各15克,赤白芍各20克,红花7。5克,七剂。
复诊时已脱棉衣裤,下肢浮肿消失,步履轻便,关节痠痛、畏寒均减、大便已成形,脉舌如前,原方继续,七剂。
三诊时迭投温阳化湿,散寒祛风之剂后,关节疼痛痠麻明显减轻,衣服又减而畏寒也轻,舌润苔薄,舌上瘀点逐渐消退,脉尚有涩象,仍以原法、原方加仙灵脾15克,七剂
四、五诊:诸症皆有好转、8月6日方去红花、十四剂。
六诊:关节疼痛麻木已除,四肢灵活,行动自如,已脱隆冬之衣而着盛夏短袖衬衫,痹证消失,再进原方七剂,以资巩固。
三、刘春堂方
组成:麻黄、川桂枝、羌活、独活各6克,光杏仁、炒白术、桑枝、宜木瓜各9克,甘草4。5克
方解:麻黄汤辛温发汗以散寒祛风,但治湿症宜微汗而不宜大汗,故加白术,既可固表止汗,使发汗而不致过汗,又可使风、寒、湿邪祛除、羌活、独活能祛表里的风湿,木瓜、桑枝舒筋通络、相互配合,功效显著,因此定名为新加麻黄加术汤。
适应证:急、慢性风湿病,属风寒湿痹者,除热痹外都可应用。
加减法:1、慢性风湿病伴气血虚弱者:加熟地、当归、党参、黄芪各10克、2、慢性风湿病伴肝肾虚者:加川断12克,五茄皮、熟地各10克、3、舌苔白腻,关节肿胀明显:加苍术9克。
病案举例王女士,66岁、初诊:发热(38℃),伴右髋、膝关节疼痛,微有肿胀,活动欠利,局部冷感,苔白腻,脉缓、风寒湿三邪杂至合而为痹,拟解表祛寒,化湿通络、处方,生麻黄、川桂枝、光杏仁、桑枝各9克,生甘草4。5克,炒白术、川牛膝各12克,羌独活各6克,三剂。
二诊:发热渐退(37。4℃),右膝关节疼痛肿胀有所改善,活动较利,再拟前法、处方:生麻黄、川桂枝、羌独活各6克,生甘草4。5克,炒白术12克、光杏仁、防己、姜半夏、桑枝各9克,三剂。
三诊:进新加麻黄加术汤祛风化湿,身热已退,右髋、膝部肿胀疼痛大为减退,活动已利,苔白脉缓、风湿之邪,痹阻经络,再拟前法,以彻余邪、处方,生麻黄、川桂枝、羌独活各6克,光杏仁、桑枝各9克,炙甘草4。5克,炒白术、川牛膝各12克。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