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丸
【别名】:鸡鸣定喘丸
【处方】:知母4两(炒),杏仁(去皮尖)2钱,桔梗(去芦)5钱,阿胶(麸炒)4钱,葶苈(火上焙)3钱,款冬花4钱,旋覆花1两,半夏(姜汁炒)3钱,甘草(炙)1两,陈皮(去白)1两,兜铃1两,五味子4钱,麻黄1两,人参5钱。
知母
又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艹是)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淮知母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杏仁
又名:杏核仁、杏子、木落子、苦杏仁、杏梅仁、杏、甜梅。
性味:苦;温;有毒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阿胶
又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血虚证;虚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血痢;妊娠下血;崩漏;阴虚心烦失眠;肺虚澡咳;虚风内动之痉厥抽搐。
葶苈
性味:辛、苦,寒。
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
款冬花
又名:冬花
性味:辛、微苦,温。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旋覆花
又名:蕧、盗庚、盛椹、戴椹、飞天蕊、金钱花、野油花、滴滴金、夏菊、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六月菊、黄熟花、水葵花、金盏花、复花、小黄花、猫耳朵花、驴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福花
性味:味苦;辛;咸;微温
功效:消痰行水;降气止呕。主咳喘痰粘;哆嗦噫气;胸痞胁痛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陈皮
又名:橘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五味子
又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
性味:酸、甘,温。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麻黄
又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定喘。主风寒咳嗽,发热恶寒,头痛体痛,咳嗽痰清,以及肺经寒湿,痰饮喘嗽,交冬即发,喘咳难卧。
【用法用量】:鸡鸣定喘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腻物。
【摘录】:《回春》卷二
【病论】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孙思邈生长在贫穷落后的黄土高原之上,从小就体弱多病。由于缺医少药,使他亲自感受到了疾病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造成的痛苦。他7岁就立志学医,20岁学成行医。行医40年,年已六十,思想已高度成熟,经验已相当丰富。这时候,他面对连年的瘟疫,死亡百姓,相枕于路,深深地感到自己身单力微,难救百姓。于是就想到,要是百姓都能掌握了医治的方法,不就可以不因延医路远和因缺医而找不到医生延误医治了吗?于是他就想叫平民百姓自己都能掌握常见疾病的医疗方法。但是他又想到,光是隋时就有医方书256部,计4510卷,由于战乱,到唐时还有许多散失,查找无着。唐朝几代,又编著了不少的医著。这对文化落后的百姓,犹如海中求针,求索极难,还是达不到应急的目的,延误医治,救不得百姓。于是便着手撰写《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天资聪慧,自幼好学,到60岁时由于职业所需,又读遍了以前所有的医书。所以他能很好地继承下唐以前各名医学家的医术精华。如扁鹊、仓公、华陀、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巢元方等等。
孙思邈是民间医生。他一方面著书,一方面还得为百姓治病。并在医疗的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补充自己的医著。过了10年,年已七十,行医已50年,撰成了《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三年)被日本留学生抄写带回国去。而原本则因后来国内局势不稳,战乱频起而失传了。现在的《千金要方》则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顺天堂大学教授、日本医史学会理事长小川鼎三根据日考证学派多纪氏为中心的江户医学馆在嘉永二年出版的版本为底本,与米泽的上杉神社珍藏的宋代校本作了比较校勘被命名为《千金要方》的。
孙思邈撰成了《备急千金要方》之后,又经过30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检验,于100岁高龄时撰成了《千金翼方》。以补订《备急千金要方》之不足。
孙思邈的这两部医方名著,各30卷,6500多个药方,数百万言。内容之丰富,涉及预防医学、诊断学、各科治疗、针炙、营养、卫生各个方面的学识。《备急千金要方》的顺序是以各脏腑在人体中的地位来分类的。有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五官)、诸风、脚气、伤寒(外感发热的总称)、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疗、平脉、针炙等等。
孙思邈首列医学总论,是为了提倡良好的医疗道德,确立治病是为了救人的医学观念和目的。在医疗范围上,包括了防病与治病。强调了饮食卫生、食疗和体育、劳动等锻炼。防病为主,强身健身,防病抗病。
在医疗学上,更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千金翼方》中首列“药录”一篇,介绍本草学的知识。还引入了东汉时临床医学名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文,以补《备急千金要方》“伤寒门”之不足。同时又补充了很多方药及治疗方法。《千金要方》共列232种疾病的5300个药方。《千金翼方》有1200多个方子。两书共有6500多个方子。不但数量多,而且治疗效果很好。这是他从20岁行医到100岁的80年实践检验证明了的。
孙思邈的这两部巨著,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隋以前的医方书有256部,但是由于战乱,社会动荡不安,到唐时留传下来的就很少了。有的还是残缺不全,并且记载的方子也少。孙思邈的这两部要著,却记载了不少前人已经散失了的内容,若没有他这两部要著的记载,这些散失了的内容便是无法再找到的了。所以他这两部巨著,称之为我国医史的遗宝不为言过。它除了临床的重要参考之外,还有着祖国医学史的考证价值。
孙思邈潜心学习研究医学94年,行医实践80年,经验之丰富是首屈一指的了。他除了这两部巨著之外,还有许多。如《摄生真录》、《福禄论》、《枕中素书》、《会三教论》、《老子注》、《庄子注》、《龟经》、《明堂经图》、《孙思邈经》、《孙真人丹经》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上述著作的选本:如《玄女房中经》、《禁经》、《千金食治》、《千金方食治篇》、《千金方平脉篇》、《千金方养性篇》、《千金方针灸又千金翼方针灸篇》、《色脉篇》、《药录纂要》等等。另有更多的是以孙思邈的名义著录的书,内容更加广泛,共60多部,其中有个别的已考出,系伪托,更多的尚未考证,如《医家要妙》、《神枕方》、《烧炼秘诀》、《太清真人炼云母诀》、《气诀》、《马阴二君内传》、《龙虎通元诀》、《龙虎乱日篇》、《孙氏千金月令》、《幽传福寿论》、《五兆算经》、《龙虎篇》、《龟上五兆动摇经诀》、《退居志》、《真气铭》、《养性杂录》、《养生延命集》、《千金养生论》、《神仙修养法》、《丹经诀要》、《黄帝神灶经》、《孙真人延生长寿经》、《五脏旁通明鉴图》、《五脏旁通导养图》、《内外神仙中经秘密图》、《孙思邈枕中记》、《芝草图》、《真经》、《太常分药图》、《九天玄女坠金法》、《养生要录》、《太常分药格》、《玉函方》、《孙真人四季养生歌》、《孙真人食忌》、《存神炼气铭》、《保生铭》、《孙真人摄养论》、《脉经》、《银海精微》、《孙真人海上方》、《孙真人进上唐太宗风药论》、《神仙鸡鸣丸》、《孙真人枕上记》、《孙真人养生铭》、《孙真人九转灵丹》、《孙真人秘拾遗》、《老君内传》、《白升丹·铁箍散》、《真元妙道要诀录》、《云母论》、《唐孙思邈卫生歌》、《秘制大黄清宁丸方》、《孙真人眼科》、《孙真人总理眼科七十二症》、《奇效海上仙方秘本》、《华陀神医密传》、《华陀神效秘传》、《青囊秘录》、《伤寒杂病论》、《唐本伤寒》、《孙真人药性赋》等等。这许多医著,已有《银海精微》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系伪托,其余大都未予考出。是不是徒弟为师而著也未可知。若有兴者,能积极考证为好。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