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散
【处方】:当归(炒)、黄耆(蜜炙)、北细辛(去上叶)、肉桂(去皮)、陈皮(去白)、白姜(炮)、缩砂仁、甘草(炙)各等分。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黄耆
又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甘,微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③《药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④《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
功效: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 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北细辛
又名:烟袋锅花、细参
性味:性温,味辛。
功效:同上。
肉桂
又名:菌桂、牡桂、桂、大桂、筒桂、辣桂、玉桂
性味:辛;甘;热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
陈皮
又名:橘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制法】:上锉碎。
【功能主治】:小儿胎寒腹痛,面唇青,身温肢冷,多啼。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钟,加生姜3片,糯米50粒,煎至6分,空心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病论】
赤小豆当归散治血精
□ 魏磊 河北省清苑县中医院 患者李某,男,32岁。2010年5月初诊。自述每于同房后出现血精,并伴有腰酸、腰沉。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有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有诊断为前列腺炎,服用多种抗生素、止血药及治疗前列腺炎药物,但取效甚微。刻诊:患者房事后血精,腰痛腰酸,神疲倦怠,心烦,面色萎黄,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小腹坠胀。舌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沉。 证属热扰血分,损伤精室。处方:赤小豆30克,当归15克,仙鹤草30克,海螵蛸12克,茜草10克,土茯苓30克。服上方3剂后,症状大为好转,但仍腰痛腰酸;守上方加山萸肉15克,5剂后诸症消失,一月后随访未复发。 本案所用的赤小豆当归散,源于《金匮要略》,功于清热解毒,祛瘀生新。患者既有血精,又兼心烦倦卧,脉沉,示病在里属热;尿急、尿涩、小腹坠胀,示湿毒下注;舌暗有瘀斑,尿痛,示瘀血阻络。故以赤小豆为君药清热利湿,同时赤小豆入血分而和血解毒;当归活血祛瘀生新,有祛瘀止血之效;仙鹤草是常用的一种止血药物,寒热、虚实均可应用,同时药理证明仙鹤草能促进血小板生成,加速凝血;海螵蛸禀水中阳气,能收敛止血,茜草色赤似血,故能活血,二药相伍,既有开通之功,又具收涩之力;土茯苓味甘淡,性平,为利湿解毒之佳品。诸药共奏止血、利湿、解毒、祛瘀之功,加山萸肉既可补肝肾,又可收敛元气、固涩止血,治疗血精效果明显。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