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饮丸
【处方】:木香1两,茴香1两,槟榔1两,青皮1两,橘皮1两,黑牵牛2两,甘遂2两,大戟2两,干姜1两。
木香
又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
性味:辛味辛;苦;性温
功效: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茴香
又名:蘹香(《药性论》),小茴香(《千金方》),土茴香(《本草图经》),野茴香(《履巉岩本草》),大茴香(《朱氏集验医方》),谷茴香、谷香(《现代实用中药》),香子(《中国药植志》),小香(《四川中药志》)。
性味:辛,温。 ①《药性论》:"苦辛。" ②《唐本草》:"辛,平,无毒。" ③《本草经疏》:"味辛平,甘,无毒。" ④《江西草药》:"性温,味辛。"
功效: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 ⑤李杲:"补命门不足。" ⑥《伤寒蕴要》:"暖丹田。" ⑦《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 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槟榔
又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效: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青皮
又名:青橘皮、青柑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
橘皮
又名: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
性味:辛苦,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辛苦。"
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 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 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癣。" 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 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 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黑牵牛
又名:老鹳筋
性味:苦;性温
功效:祛风除湿;通经;解毒。主风湿痹痛;闭经;疮疡
甘遂
又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肿手花根、九头狮子草、化骨丹、肿手花、头痛花、猫儿眼。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功效:泻水逐饮;破积通便。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大戟
又名:下马仙(《纲目》)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甘,大寒,有小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大毒。"
功效: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 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 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 ④《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瘕。" ⑤《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 ⑥《医学启源》:"泻肺。" 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 ⑧《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 ⑨《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 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干姜
性味:辛、热。
功效: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心下痞鞭痛,噫气不转,腹与右胁满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或5丸,以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九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