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附汤
【处方】:附子9钱(炮,去皮脐,细切),沉香(细锉,不见火)2钱,人参(去芦)2钱。
附子
性味:辛;甘;性热;有毒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沉香
又名:蜜香、栈香、沉水香。
性味:辛;苦;温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降逆;纳气平喘。主脘腹冷痛;气逆员息;胃寒呕吐呃逆;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功能主治】:下虚上盛,气不升降,阴阳不分,胸膈满闷,饮食不进,虚热上冲,肢体倦痛;肿病退而复作,中下二焦,升降失职,寒结水凝,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和作1服。水2盏,加生姜10片,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冷,随意服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病论】
《岭南卫生方》治瘴学术思想初探
关键词:《岭南卫生方》 瘴 病因病机 学术思想
摘要:《岭南卫生方》为宋元时期研究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该书根据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其对人体质的影响,指出岭南地区天气炎热、雨湿偏盛的气候形成了岭南人阳气不足、上热下寒、阴湿偏盛体质特点。阐述岭南瘴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因地制宜地提出温中固下、芳香化湿、和解正气的瘴疟辨治方法。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岭南医学的创新性、地域性和实用性,为岭南医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岭南卫生方》是现存最早的研究岭南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早在中古时代“瘴疾”已是岭南常见病、多发病,岭南也以“瘴乡”为中原人所知。本书作者根据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阐述了当地人的体质状况,并因地制宜提出了不同于外方“疟疾”的治疗法则,以下就其学术思想及当今临床应用价值作初步的探讨。
《岭南卫生方》对瘴病的认识
1、瘴的含义
岭南地处边陲,因五岭山峦迭障,交通极为不便,限制了古岭南与中原的沟通,开发较晚,中医学术也不例外,书中谓“过桂林而无医药”、“南人凡病皆谓之瘴,率不服药,惟事祭鬼”,可看出当时岭南地区缺医少药,人们信巫不信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不全,以致“凡病皆谓之瘴”,瘴疾显然不是单指一种疾病。《岭南卫生方》中的“瘴”同样并非是指单一的疾病,书中如“南方……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元气不固,感而为病,是为之瘴”,“因食生冷肥腻,中脘生痰,呕逆发热,遂成食疟”等描述,表明除了所谓的疟疾,也包含了诸如中毒、痢疾、温病、沙虱热等一些流行性、传染性的寒热疾病。有学者考证,“南人所谓中箭,亦谓之中草子”,很有可能即为沙虱热,书中治疗热瘴的“挑草子”法也许是“挑痧”、“刮痧”的一个别名。故书中的“瘴”是指包含疟疾在内的南方流行病或部分热带病而言。
2、瘴疾的病因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疾病与环境、气候及个人体质的关系,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南方者,阳之盛处,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南方居民“病多挛痹”,表明疾病发生与地域密切相关。无疑,作为专论这一地方疾病的《岭南卫生方》就更为重视地理气候环境对瘴疟产生的影响。
《岭南卫生方》已明确的认识到了岭南地理环境与中原地方的不同,如邹善序言所谓:“岭外…气常燠而地多湿,与中州异。”岭南滨濒南海,纬度低,同时又因南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如书中描述:“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人居其间,气多上壅,肤多汗出,腠理不密,盖阳不反本而然。阴气盛,故晨夕雾昏,春夏雨淫,一岁之间,蒸湿过半。三伏之内,反不甚热,盛夏连雨,即复凄寒,或可重裘。饮食衣服药物之类,往往生醭。人居其间,类多中湿,肢体重倦,又多脚气之疾,盖阴常偏胜而然。阴阳之气,既偏而相薄,故一日之内,气候屡变,昼则多燠,夜则多寒,天晴则燠,阴雨则寒。人之一气与天地通,天地之气既尔,则居其间者,宜多寒热疾也,又阳燠既泄,则使人本气不坚,阳不下降,常浮而上,故病者多上脘郁闷,胸中虚烦;阴湿既盛,则使人下体多冷,阴不上腾,常沉而下,故病者多腰膝重疼,脚足寒厥。”其对岭南的地理、气候环境、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描述相当详细,指出岭南气候特点是炎方地卑,雨湿偏盛,直接影响到人的体质,具有“腠理不密”、“阳不下降、阴不上腾”、“上热下寒”的特点,以及多中湿、脚气、寒热等病症,充分体现了《内经》中有关“人与天相应”的理论思想。
除地理、气候因素外,劳逸、生活、饮食习惯对瘴疟的产生也有影响,如书中《岭表十说》谓:“多因伏暑伤冷所致,纵非饮食冷物,即寒邪感于外,饮食伤于内”,“南土暑湿,嗜酒则多中暑毒,兼瘴疟之作”,“婢仆多病瘴,盖劳役之人饮食乖度,昼多冒暑,夜多寝地。又凡事不能忌慎,故先受其弊”,“岭表之俗,多食槟榔……夫瘴疠之作,率因饮食过度,气痞痰结,而槟榔最能下气消食去痰……”等起居饮食不节、劳逸失常、饮食不洁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使人正气耗散而为外邪所侵,另外古有“过岭南无医药”之说,医者少且医术低,人们信巫不信医,皆是导致正气亏损易致感邪致瘴的原因,这些认识在当时是可贵的。
3、瘴的临床表现
按疾病的轻重分为冷瘴、热瘴、痖瘴,“轻者寒热往来,正类痎疟,谓之冷瘴;重者蕴热沈沈,昼夜如卧灰火中,谓之热瘴;其尤重者,一病则失音,莫知其所以然,谓之痖瘴”。冷瘴“脉带数,一呼一吸之间五六至,两手第二指关脉弦,……恶寒退后发热,发热退后自汗,头痛或不痛,呕吐或不呕,但其热有退时,次日或间日再发。”从其症状描述,此类瘴疾应为间日疟;热瘴则“身极热而头极疼,脉数”,“面赤心热,舌破鼻衄”,甚则邪闭心窍,“昏不能言,或但噫噫作声”,成为痖瘴;若阳浮阴闭,则有“腰以上极热,腰以下稍凉,胸膈烦渴,腰腿重疼,或大便稀滑。其脉多数,按之不实”等上热下寒的临床表现。
瘴的辨治用药特点
1、辨证重脉症结合
书中将瘴疾按发热轻重和脉象分为两大类,辨证时重视脉症结合,认为“脉与症不可偏废,用药须凭脉,且若病人外症是阳候,脉见阴脉,不可用阴药;外症见阴候,脉见阳脉,不可用阳药。若凭外证用药,十失五六,凭脉用药,病人信向,万不失一”。同时因瘴病多有寒热,且因阳气不固,常出现外热内寒的症状,因此注重真寒假热的鉴别,如烦躁者是否“反畏冷不能饮”,“烦热而大便自利,小便赤多,不可以赤为热,膝胫以下稍凉,乃病邪激,其气血俱虚,表热无以养中,故外热而内虚也”等。
2、治疗多用温中固下、芳香化湿、调理脾胃
书中共载有处方80余首,大多采用了芳香化湿、调理脾胃的药物。该书根据岭南人本气不坚,腠理不密,阳气不固,阴湿偏盛的体质特点,用药上反对前人治瘴动辄发汗、清凉、转利,认为炎方受病,虽身有热,却因阳气疏泄、本气不固,“若躁于求效,亟服麻黄柴胡或利下之剂,则未必虚热便退且先损正气,使邪气乘虚而内袭,直达精源髓海,激成变证百出……用药固无一定之法,要之多宜正气散、和解散”,为防寒凉伤阳,使正气更虚,即便是热瘴,也是“凉药不可多用,热药须得法以用之,如附子汤冷服者是也”。
因囿于“上热下寒者,十盖八九”之说,故用药多属“温中固下,和解正气”之剂。在治疗瘴疟的60多首方中,有40多首方剂都是以温热药物组成为主,如陈皮半夏汤、生姜附子汤、干姜附子汤、沉附汤、平胃散等,较少使用寒凉药物,只有10余首方剂寒凉药物为主,常用的是芍药、黄连、柴胡等。从其重视脾胃,顾护阳气上来看,其学术思想与李杲的学术思想有共通之处。
3、充分肯定常山治疗瘴疟的作用
早在汉代,《金匮》治疟三方中就有一方用到蜀漆(常山苗),此后晋代用常山治疟有了进一步发展,《肘后》治疟30方中用常山的有14方,唐代《千金》治疟25方,用常山16方,占65%,《外台》治疟51方,用常山39方,占76.5%,从汉到唐,对常山治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到了宋代却极少用之,因世俗畏其致吐的作用,如释继洪所说“常山乃瘴疟要药,李待制云:欲去根本,非常山不可,此说最当。今人不问当服不当服,悉以伤气为词,疑而不用”。明确肯定了常山的治疟作用。另外,其采用的“截疟散”、“瘴疟丹”,均用酒渍过煎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常山碱易溶于乙醇中,可以看出,其用法是长期临床实践中得出的。
另外,书中还提出“岭南瘴病,才初得,不可便吃瘴药,直至十余日已上,寒热或只发热,一日一次,或隔一日一发,或隔二日一发,明见发作有时”,其意义在于,疟疾初起时不容易和其他疾病鉴别,另一方面疟疾初起往往兼夹其他合并症,如胃肠炎、痢疾等,过早使用截堵药,寒热纵使会好,兼夹的合并症往往反而加剧;再次,在疟疾初起时用截疟药,和让它发作几次后再截止比较起来,后者更有效,这种方法,与现代医学的主张不谋而和。
4、重视瘴疾的预防与病后调理
文中多次提出,瘴疾的发生与生活起居不摄有关,为防患于未然,应积极保养调摄,除注意饮食、起居外,平时常服行气健脾之药,如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为防“回头瘴”,“届途之际,,宜服和解散、神术散之类,和脾胃,逐风邪。及至乎外方,则天寒地冻,露结水凝。愚谓将及境之际,可早服正气散、养胃汤之类,绝旧瘴御新寒”。除药物外,针灸也不失为一个保健之法,“大椎或第五椎,随年壮,二穴皆能止瘴疠寒热”,这些认识都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瘴病后的调摄尤为重视,瘴疾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各种机能已呈衷弱状态,易于感受风寒,因此在气候、饮食方面尤应注意,书中提出的饮食要清淡、戒房室,不可受凉,安卧休养等,在当今均有其临床意义。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405) 荣莉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