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煎
【处方】:生地黄汁2升,麦门冬汁5升,生姜汁5合,紫菀3两,贝母3两,款冬花3两,甘草(炙)3两(一方有人参3两)。
生姜汁
性味:辛,微温。
功效: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
紫菀
又名:青菀、紫葥、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菀茸、关公须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
款冬花
又名:冬花
性味:辛、微苦,温。
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功能主治】:补心肺,令髭发不白。主肺气咳嗽。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3大升,去滓,却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煎30沸,下蜜1升,煎如饧,盛不津器中放冷。含如枣许,渐增之。
【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病论】
生地黄的作用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如清营汤;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症状,如四生丸、犀角地黄汤;用于热病伤阴,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的烦渴多饮等症状,如益胃汤、玉泉散;此外,还可用于热甚伤阴劫液而至肠燥便秘,如增液汤。常用剂量为10g~30g。生地黄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用。
【中药来源】:本品始载于《本经》.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Caertn.)Libosch.ex Fisch.et Mey. 的根.主产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及东北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亦有栽培.
【采收炮制】:秋季采挖, 鲜用或干燥切片生用.
【商品规格】:
生地黄按每公斤支头多少分为五等和下列规格.一等每公斤16支以内, 二等每公斤32支以内, 三等每公斤60支以内, 四等每公斤100支以内, 五等每公斤100支以外.
【性状特点】:
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 长8-24cm, 直径2-9cm.外皮薄, 表面浅红黄色, 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肉质, 易断, 断面皮部淡黄白色, 可见橘红色油点, 木部黄白色, 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 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 中间膨大, 两端稍细, 长6-12cm, 直径3-6cm.有的细小, 长条状, 稍扁而扭曲.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 极皱缩, 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 质较软而韧, 不易折断, 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 有光泽, 具粘性.无臭, 味微甜.
【主要成分】:本品含β-谷固醇、地黄素、甘露醇、葡萄糖、生物碱、铁质、维生素A等.
【药理作用】:
生地黄有一定的强心、利尿、升高血压、降低血糖等作用.生地黄的提取物能促进血液的凝固.小鼠口服生地炭, 能缩短出血时间.地黄煎剂还有保护肝脏, 防止肝糖原减少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辐射损伤作用.对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甘、苦, 寒.归心、肝、肺经.
【功效应用】: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主治热邪伤阴, 舌绛烦渴, 阴虚内热, 夜热早凉, 骨蒸劳热, 内热消渴, 吐血衄血, 热毒斑疹.
【用法用量】:煎服, 10-30g, 鲜品用量加倍, 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 作用与干地黄相似, 滋阴之力稍逊, 但清热生津, 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滞,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 不宜使用.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