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散
【处方】:地骨白皮(微炒)1两,当归(切,焙干)3分,升麻半两,桂(去粗皮)1分,甘草(炙黄赤色)半两,芎藭3分,紫矿(炙)半两,寒水石2两半,莨菪子(炒香熟)半两。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升麻
又名:周升麻、周麻、鸡骨升麻、鬼脸升麻
性味:味辛;甘;性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主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寒水石
又名:红石膏、方解石
性味:辛、咸,寒。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发热烦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痛;外用治烧烫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动,吃食不稳。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涂齿根下;甚者绵裹如弹子大,日吞2-3丸,口中含化亦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病论】
头痛方剂用药规律有章可循
头痛是临床各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历代医家对头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他们的经验,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是有益的。而治疗头痛的方剂可以直接体现医家们治疗头痛经验。日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通过统计分析,探究了历代医家治疗头痛方剂用药的规律。
■头痛方剂用药频次统计
从《中医方剂大辞典》收载的10余万首方剂中,选出502首以头痛为主治的方剂,进行统计。使用频次在前15位的中药,依次是川芎、甘草、防风、白芷、细辛、乌头(川乌、草乌)、石膏、荆芥、羌活、半夏、南星(天南星、胆南星)、天麻、菊花、当归、蔓荆子、薄荷。在502首方剂中用药频次较高的前15味中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排列顺序有所不同。但是,川芎无论从全部方剂的统计中,还是在不同的时期,其使用频次始终是诸药之冠,不愧为治疗头痛的第一要药。
在502首方剂所使用药物中,有38味出现频次在15次以上。以上38味中药,结合其出现的频次,按照性味归经进行统计,辛味出现1931次,甘味出现695次,淡味出现44次,酸味出现33次,苦味出现761次,咸味出现36次。辛、甘、苦三味,在头痛用药中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诸味,其中,辛味药出现频次占绝对多数。研究还发现,38味中药在502首方剂中,归属于肺、肝二经的药物出现频次最高。分析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辛味出现频次最高,辛味药多归于肝、肺二经,因此归属于肺、肝二经的药物出现频次较高。二是辛味先入于肺,可以增益肺气,而肺金克肝木,可以间接制约肝气的亢逆。
当然,研究人员也指出,选择治疗头痛的药物,必须综合考虑,归经并非惟一依据。
■头痛用药作用特点分析
▲辛味行散
辛味药出现频率较多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古代医家分析认为,“风”是导致头痛的主要病因。而辛味药有行散作用,可治头风。第二,五脏之中,肝与头痛的关系最为密切。肝为“将军之官”,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而辛散法是治肝的重要方法。第三,辛味能行、能散。能行可以调畅气机、通达血脉;能散可以发散表邪,祛散内寒,通散瘀滞。这些作用十分切合“通则不痛”的疼痛病机认识。
▲峻药攻邪
对于程度剧烈的头痛,多选用药效峻猛之品,这类药物包括川乌、草乌、天南星、白附子、细辛等。如三生散(《明医指掌》)中有乌头、白附子、天南星。太一麝香汤(《圣济总录》)内有草乌、细辛。
▲应用止痛药物
中药具有明显止痛作用的药物,如细辛、草乌、川乌、川芎、白芷、羌活等等,在头痛用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外,强调止痛药应用的最好的体现是米壳的应用。例如盏落散(《普济方》)中有米壳、柴胡、桔梗、甘草,治疗偏正头痛不可忍;神效散(《医方类聚》)中有川芎、牡丹皮、滑石、米壳。但是,头痛应用米壳的原理尚有待商榷。
▲重视反佐配伍
通过统计,治疗头痛用药中辛香燥烈之品占主导地位,但古人在制方时,同时配伍寒凉之药,进行反佐。常用的药物有:石膏、菊花、薄荷、蔓荆子、茶等。
▲强调常用药对(队)
药对(队)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或三味以上药物)的配伍组合。
川芎与天麻。此药对可以是一个方剂,如治疗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的大芎丸(《圣济总录》)。也可以包含在其他方剂中。如温脑散(《传信适用方》)、羌活丸(《博济》)、天麻丸(《杨氏家藏方》)、香芎丸(《杨氏家藏方》)、藿香散(《脉因证治》)等。
川芎与菊花。二者配伍,即是菊花散(《太平圣惠方》),可治疗风头痛。由此药对组成的方剂还有香甲散(《圣济总录》)、菊花汤(《圣济总录》)。
川芎与白芷。二者配伍,即是芷芎散(《普济方》)。含此药对的方剂还有金花一圣散(《魏氏家藏方》)、治疗风头痛的芷桂川芎汤(《辨证录》)。
川芎与蔓荆子。二者组成芎荆散(《石室秘录》)。此外有顾首汤(《石室秘录》)、治疗头痛风眩之澈清膏(《保命歌括》)。
川芎与香附。二者共用名为芎附散(《丹溪心法》)。此外,治疗偏正头痛的点头散(《是斋百一选方》)、治疗一切头风的香芎散(《中藏经》)中也有这两味药。
川芎与附子。二者共用名附芎散(《普济本事方》),治疗气虚头痛、头风。治疗寒湿头痛的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及细辛散(《普济方》)中均有此药对。
石膏与荆芥(穗)。二者共用名圣效散(《医方类聚》),治疗诸般头痛。治疗脑风、头痛时作及偏头痛的地骨皮散(《圣济总录》)也含有此药对。
天南星与荆芥(穗)。二者组成南荆散(《普济方》),治疗风痰头痛不可忍者。治疗头痛的甘菊丸(《杨氏家藏方》)、治疗太阳头痛的一字散(《医方类聚》)含有两药。
川芎、白芷与石膏。此三者组成石膏散(《卫生宝鉴》),用于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含有此药队的方剂有芎术汤(《圣济总录》)、太阳丹(《普济方》)、石膏散(《证治汇补》)、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风热散(《仙拈集》)。
川芎、细辛与白芷。三味共用组成救破汤(《辨证录》)。其他含有此药队的方剂有治疗偏正头风并牙痛的清香散(《普济方》)、治疗风入太阳经头痛的清上至圣丸(《石室秘录》)、可治一切头痛之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治疗一边头痛如破之开关散(《外科百效》)。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