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桔汤
【处方】:桔梗(米泔制)、牛蒡(炒,研)、甘草。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牛蒡
性味:苦、辛,寒。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痛,脚癣,湿疹。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功能主治】:痘疮之后,咽喉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病论】
对应三焦“灭火”
专家称,夏季上火分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中医所说的“三焦”的症状,因此,选择降火药也应当对症。 败上焦火 用好多“花” 代表药物:板蓝根、蒲公英、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 上焦(心肺部位)有火,多表现为咽喉疼痛、口干、唇裂、目赤伴有干咳。小孩可表现为不肯吃饭,烦躁不安,甚至不愿喝水,自诉口腔疼痛。遇到这种情况,老年人和小孩由于体虚,可服用药性缓和的玄麦甘桔汤,其主要成分为玄参、麦冬、甘草、桔梗。年轻力壮者可在此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的药,如板蓝根、山豆根等。小孩若眼屎多,头面部长红疹,可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穿心莲、野菊花、金银花、栀子等清热解毒的药。 消中焦火最复杂 代表药物:黄连、藿香、佩兰。 中焦(脾胃部位)有火,会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口臭、烧心、食欲不振。孩子则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的药有:黄连、藿香、佩兰、山楂等。不过,中焦火比较复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治疗。 去下焦火首选“三苦” 代表药物:黄柏、苦参、龙胆草。 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会出现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等症状,女士还会出现白带增多。败下焦火的代表药有:黄柏、苦参、龙胆草。这三类苦药是基础,另外加服的药应该根据病情不同辨证治疗,如便秘患者可加大黄等泻下药。 除了“灭火”外,还要注意“防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饮凉茶或食疗的方法来“防火”。只有防治结合,才可以从根本上“灭火”。一些时令瓜果蔬菜如丝瓜、苦瓜、西瓜等也有降火的作用。(李文解)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