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散
【处方】:附子(汤浸,炮裂,去皮)2钱半,甘草(半生半炙)2钱半,人参(去芦)7钱半,细辛(去叶)1钱半,桔梗(锉,炒)5钱,厚桂(去粗皮)2钱,白茯苓(去皮)2钱,川独活2钱,半夏(汤煮透,滤,仍锉,焙)3钱。
附子
性味:辛;甘;性热;有毒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细辛
又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性味:辛;温;小毒
功效: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功能主治】:理脾虚。主感受风寒湿气,传作吐泻,手足逆冷,腹痛有痰,及阴证脱肛,疝疾,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或入枣子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病论】
缩阴症秘方
缩阴症秘方
缩阴症,又称缩阳症。临床以阴茎突然内缩为特征。本症临床少见。偶可见于儿童及成年男子。本病重者起病急剧,阴茎突然内缩,外观状如女阴,少腹或大腿内侧拘挛剧痛;轻者自觉阴茎上缩,小腹痛。患者常夹杂精神因素,感到焦虑、恐惧、苦恼等。
中医认为,本病以肾阳虚衰为本,寒湿侵袭为标。成人多见于深夜排精后起床小便,或用冷水洗涤前阴,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亦有盛怒之后,肝失疏泄,以致气不利而阴缩。治疗本病,重在温肾阳、逐寒湿,切忌寒凉之剂。
1.回阳汤
附子30克,肉桂20克,人参、干姜、吴茱萸各15克,白术、小茴香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方中附子先煎,余药后下。另食生葱白500克,局部热敷。30天为1个疗程。功可温肾暖肝,回阳散寒。主治缩阴症。
2.加味吴茱萸汤
吴茱萸、党参、泽泻各12克,盐小茴香、乌药、生姜各10克,大枣 3枚。每日1剂,水煎服。忌食生冷之品。15天为1个疗程。功可温化寒湿。主治急性缩阴症。
3.加味肾气丸
附片(先久煎)、泽泻、山茱萸、怀山药各12克,熟地18克,肉桂8克,茯苓、杭巴戟、肉苁蓉各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30 天为1个疗程。功可扶元固本,温肾壮阳。主治缩阴症。
出处:《中国男科秘方全书》。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