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散
【处方】:熟地黄1两,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3分(去芦头),羌活3分,黄耆1两(锉),白芍药3分,木通(锉)3分,桂心3分,人参1两(去芦头)。
熟地黄
又名:熟地
性味:味甘;性温
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磁石
又名:吸铁石、活磁石、灵磁石、磁铁石
性味:咸,寒。
功效: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用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
防风
又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羌活
又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黄耆
又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甘,微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③《药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④《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
功效: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 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木通
又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活血藤。
性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利尿;活血通脉。主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喉疼痛;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经闭;痛经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虚劳耳聋及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用羊肾1对(切去脂膜),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肾,入药末5钱,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四
【病论】
肾实证之源流考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大凡肾病多为阳损阴耗之候,故肾虚证在临床极其常见,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而同为肾病之一的实证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肾实证的客观存在性,一直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乃至六版中医教材也只论其虚,不言其实,肾实证在临床并非鲜见,古往今来,有关论述屡见案端,现笔者依据赵绍琴老师之经验并参阅古今文献,对-肾实证渊源进行系统阐述和辨析。 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已明确指出肾之为病有虚实之分,并对其实性病证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此论肾病证候,后句特指其虚,前句所述腹大胫肿,喘咳身重等当属肾之实性病证。《灵枢·本神》:“肾气虚则厥,实则胀。”所谓肾胀,为“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灵枢.胀论》),不但将。肾病分为虚实两端,且论述了肾实可致肾胀。《素问·玉机真脏论》论五脏虚实谓“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五实即五脏邪气盛实,因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若邪气壅盛于肾,则前后不通,故张志聪注:前后不通,肾气实也。《灵枢‘五邪》日:“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颈痛,时眩。”《灵枢’淫邪发梦》日:“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进一步论述了肾实证候。此外,《内经》还论及肾实证的脉象:“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素问‘脉要精微论》),搏坚而长是脉象坚实有力且长的表现,多见于实热证,高士宗注:肾脉搏坚而长,则邪实于肾。 《中藏经》设专篇立肾病病候,具体分辨肾虚、实、寒、热。“肾者……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口舌干焦而小便涩黄,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痛,面黑耳中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之法》),后世医家受此感发,将肾实证分为肾阴有余的实寒证及肾阳有余的实热证,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进一步丰富了肾实病证,书中不但详尽论述了肾著为病“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还记载有肾水、奔豚气等证,并设有行之有效的甘姜苓术汤、苓桂甘枣汤等,一直沿用至今。晋·王叔和《脉经》继承前人所述,同时论述了肾实及肾与膀胱俱实等证,证见“病苦膀胱胀闭,少腹与腰背相引痛”并突出强调了肾实证的脉象为尺脉实,如“尺脉数”、“尺脉粗”、“脉急盛”、“脉滑盛”、“左、右手关后尺中阴实者”,为肾实证诊断提供了依据。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肾病候》更加具体的描述了肾气实的证候,并明言肾实宜泻的治疗原则。“肾气盛为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憎风,面目黑,小便黄,是为肾气实也,则宜泻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对肾实证的论述日渐深刻,《卷十九·肾脏》专门论述了肾实热证候及方治,“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喘咳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黄赤,好怒好忘,足下热痛,四肢黑,耳聋……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热逆烦,名日肾实热也”,同时还附有泻肾清热之汤方。至此,肾实证的辨证施治体系得以初步完善。 宋代医家对肾实证的理论更加丰富,认识多从临床实践出发,创立了许多治疗肾实证的方剂,如《太平圣惠方·卷七》之泻肾玄参散、泻肾槟榔散、泻肾干地黄散、榆白皮饮;《圣济总录》之泻肾大黄汤、泽泻汤、茯苓汤、海桐皮散等。明代由于一些医家受钱乙“肾元实”以及命门学说兴起的影响,多论肾虚证。而实际上,钱乙虽有“肾主虚,无实也”之说,但在《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肿病》条中亦有“肾大盛,脾胃虚而不能制肾,水反克土……”等句,又在《五脏相胜轻重》一节中有“肾病见夏,水胜火,肾胜心也,当治肾”之句,这些与《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说之肾病并无根本差别,可见钱乙在临床上并不认为肾病皆是虚证。只是后人不善读书,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因而出现“肾无实,不可泻”的说法。 元·《丹溪心法》进一步扩大了肾实证的致病范围,认为肾经湿热可导致尿浊、遗精、腰痛等证。 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篇日:“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胀或痛,或热见于二便”;又在《景岳全书·论证》篇中日:“若肝肾实火不清或遗精或见血者,大都清去其火,水必自通”。明确提出肾实虽表现各异,而二便不通尤为关键。并提出可用大分清饮、抽薪饮等清泻肾之实火。李中梓以乙癸同源立论,强调肝肾同治,即“泻肝即所以泻肾,”至今仍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将肾实证的治疗归纳为泻脏、泻子、泻腑几种不同的方法,并设有具体的方药,使其理、法、方、药渐趋系统化。 清代因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发展,略于脏腑辨证。故对肾实证的论述亦较少。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肾篇》载有以清肾汤治疗肾实热证的病案,并强调以脉象作为诊断依据。“两尺重按有力……肾经确有实热也。”《谢映卢医案》也有类似的治验记载。 当代名医陈道隆于《临证备要》中也有肾实证的论述,如“肾与膀胱相表里,肾火蕴结,州都失调,为癃闭不通,为尿血进泄,为淋漓涓滴……。”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赵绍琴老师在《慢性肾病非虚论》中日:慢性肾病即是肾虚,这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传统观点。受这种观点的支配,治疗慢性肾病大多数以补。肾为主,六味、八味是常用之方。间有以本虚标实立论者,扶正固本仍是其主要治法。这种以慢性。肾病为肾虚的观点显然是受了古代医家“肾主虚”论的影响,把中医理论的肾同现代医学的肾脏等同起来了。古人所谓“肾主虚”是限定于肾主生殖发育而言,现代医学的肾脏则是人体的泌尿器官,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慢性肾病不是生殖方面的疾病,而是泌尿系统疾病,其病位在解剖上的肾脏实质。因此,不能套用古代中医肾主虚的理论指导探讨慢性肾病的病机,而应当立足临床进行辨析。从临床表现看,慢性肾病确实会出现一些虚弱症状,如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等。这些虚弱症状的出现也是人们把慢性肾病看作肾虚的原因之一。但虚弱症状的出现并不等于其病的本质是虚。《内经》谓“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都可能存在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古人云“大实若赢状,至虚有盛候”,症状和病的本质存在着不一致性,因此,《内经》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临床上就需要通过对症状的全面辨析而求其病本。 根据脉、舌、色、症和病史对慢性肾病进行综合辨析可以发现, 其一,从病史看,慢性肾病多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病始于感受外邪,未得根治,病程中又常因感冒或感染而反复加重,可谓旧邪未除,新邪又至,日愈久,邪愈深,是邪实之为病; 其二,从症状看,患者常见心急烦躁,夜寐梦多,便干溲赤,皮肤瘙痒等,皆是热盛之象; 其三,从面色看,患者面色或白或黄或苍,必晦暗滞浊,日愈久,病愈重,色愈浊,是血分瘀滞,络脉不和之象; 其四,从舌象看,多见舌红且干,苔腻根厚,舌背络脉紫黑,正是热瘀营血之证; 其五,从脉象看,肾病之脉,或濡或滑或弦或细而必数,且沉取有力,若病至尿毒症期,其六脉必弦滑洪数,愈按愈盛,更属邪蓄成毒之象。脉证如此,何言其虚!再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慢性肾病患者尿中蛋白和血细胞持续阳性,血肌酐和尿素氮上升,均可视为邪入营血的标志,至于肾脏微血管痉挛与堵塞,微循环障碍的形成、肾实质的炎症、肿胀、破损、硬化,甚至肾病的基本病机可定为风、湿、热、邪深入营血,络脉瘀阻,其病属实非虚,多热多瘀。治疗大忌温补,当以凉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参以随证施治,方与病机相符,可望取得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肾实证乃《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之谓。是由风寒直中、传经;或由水湿内侵,肾阳被遏;或由湿热壅盛;或由肝肾气郁、逆气上冲;或由瘀血停留肾经,肾府而致肾脏功能失调之实证。临床表现为:腰髋痛,水肿,腹胀泻,小便不利,脉肾而长,或尺脉实等。治疗当以“实则泻之”为原则。 由此笔者根据赵绍琴老师之经验,在临床上结合自己临证所得,发明出“泻胃降浊、消白、排毒”等新疗法治疗肾病,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使许多。肾病患者得以康复,望专家同道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摘自:中医药学刊文/赵文远 方万红 周世英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