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汤

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切)3两3分,人参1两3分,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霍乱,心下坚满,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至1盏,去滓温服,如人行8-9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病论】

经方学派的历史发展概略

概论  《汉书·艺文志》载有经方十一家,计《五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脏六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疭瘈方》三十卷,《妇人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共二百九十四卷。所谓“经方”,即是经验方。因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为了不断提高疗效,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搜集的。经方,是久经实践检验的效方,它是朴素的,现实的,是临床治疗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孙思邈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侯、五脏六府、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淑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这统统都是指的经方而言。  据文献所载,历代所积累的经验方是不少的。除《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十一家,二百九四卷,已佚逸无从考据外,从现存文献中尚可考见,亦十分可观。从六朝至两宋,尚完整存在的古经验方书如葛洪《肘后方》、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涛《外台秘要》、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王衮《博济方》、沈括《苏沈良方》、董汲《脚气治法总要》、《旅舍要方》、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徽宗《圣济总录》、王贶《济世全生指迷方》、史堪《史载之方》、许淑微《普济本事方》、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洪遵《洪氏集验方》等等,都是经方中具有代表性的。他们所集的方药,都经过直接或间接的经验积累而成。  对经方的简要评价   就实际而言,席子方剂用不着以古今来判断优劣,而在于效用的高低。古方的效用未必都好,今方的效用未必都次。屡经实践检验的方,必然效用高,经验不足的方,效用必然较逊,故无论学习古方或今方,既要观其组方的理法,更要验之于临床。有效验的方药,自有理法存乎其中,效验不明显的方药,即于理法有所未舍,亦只有通过实践,不断改进,才能提高其疗效。若谓唐人制方,不如上古;宋元之方,复不如唐;有明以下,卑不足道,这种今不如古的议论,是错误的。其实,现在运用于临床的方剂,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三百多个方剂以外,更多的仍是唐宋以后的经验方。当宋臣林亿校订《金匮要略》时,于各个门多少不同地附录一些后世验方,如《古今录验》、《近效方》、《崔氏方》、《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之类,以补其不足,这是符合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的。若以古方都比后世方好,《素问》《灵枢》里仅存十二方,除半夏汤尚有一定效用外,其余诸方,功效均不甚著。  搜集经验方的风气,起于唐而盛于宋,迄元、明、清,犹有未艾。其中唐王涛的《外台秘要》四十卷、宋陈师文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明周定王的《普济方》四百二十六卷,清陈梦雷的《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五百二十卷、陶东亭的《惠直堂经验方》四卷,最具有代表性。  经论方的突起   正当《局方》及刘、张诸大家的时方盛行时,尊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经,于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都成了经论方。这一别具含义的“经方”之风,竟俨然与时方成为对峙之局。据《外台秘要》所集,古代研究伤寒论有成就的凡八家,张仲景、王淑和、华佗、陈廪丘、范汪、《小品》、《千金》、《经心录》,独张仲景有书流传,经宋臣林亿等的校刊,尤其是经金人成无己的注解后,《伤寒论》竟得以风行弗替。由于《伤寒论》本身的实用价值很大,便引起人们对《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尊敬。如郑佐说:“夫扁鹊、仓公神医也,神尚矣,人无以加于仲景,而称仲景曰圣。”刘完素说:“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数,亦几乎圣人。”既然把仲景尊为医中之圣,当然《伤寒论》便成为医书中的经书了。早在晋初的陈延之《小品方》里,就有称《金匮要略》为仲景经的。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起,以后喻昌、张志聪、周扬俊、钱潢、徐大椿等诸大家,无不以《伤寒论》为经,特别是张志聪在他著的《伤寒论宗印》自序里说:“不获变通‘经’理者,究未可医也。……而本‘经’之旨,非惟伤寒为然,……近世又以本‘经’文义深微,……本‘经’立法甚活,……重释全‘经’,不集诸家训诂,以‘经’解‘经’,罔敢杜撰。”既称仲景之书为经,其中的方剂,便得称为“经方”了,所以徐大椿一而再的指出:“其方则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证加减之法,真乃医方之经也。”“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 从发展进程来看,宋以来之所谓经方,实际上就是指仲景之方而言,不存在其他的含义。  总而言之,六朝至唐宋,经验方流行很甚。在宋以前,经方学派是指经验方的积累,而宋以后,由于张仲景《伤寒论》的盛行,凡用仲景方治病者,亦称为经方,而形成经论方一派,与以前之经验方的含义迥然不同。由于经论方的出现,后世凡非仲景之方,悉名时方,以后则渐有时方派之称。因此,对经方学派的认识,应有两个含义。但要看到,经方与时方,均能治病,其疗效的高低,取决于医者的正确运用与否,故不能以经方时方分优劣,应当取长补短,正确运用。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