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补中益气汤

加减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3钱,黄耆(蜜炙)1钱,白术(蜜炙)1钱,白芍(酒炒)1钱,当归身(酒洗)1钱,川芎1钱,陈皮1钱,柴胡7分,白芷7分,茯苓7分,黄柏(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生地黄7分,炙甘草5分。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黄耆

又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甘,微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③《药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④《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

功效: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 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白术

又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白芍

又名:白芍药、金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川芎

又名:芎藭、小叶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陈皮

又名:橘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柴胡

又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白芷

又名:虈、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茯苓

又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甘;淡;平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黄柏

又名:檗木、檗皮、黄檗。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知母

又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艹是)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淮知母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炙甘草

性味:甘,平。

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功能主治】:崩漏经乱,经用四物汤、十灰丸、地黄汤,崩漏既止,里热已除,宜补气血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2钟,煎7分,食前服。

【摘录】:《叶氏女科》

【病论】

健脾益气治疗顽固性尿频、尿失禁、遗尿案 高社光从脾胃论治疑难病验案(1)

□ 高莉 孟宪红 高敬力 河北省鸡泽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编者按:高社光是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遵东垣“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旨意,从脾胃论治疑难病证,获得较好效果。本版今起将陆续介绍高社光从脾胃论治疑难病医案4则。 高某某,女,19岁,农民。2010年9月6日初诊,患者及其母述,于2002年秋末冬初时,无明显诱因,患尿频,尿急,每15~50分钟上厕所一次,夜间睡眠时多尿床。患者极为痛苦,被迫休学。曾辗转邯郸、石家庄、北京数家大医院诊治,未能确诊。曾服诸多中西药物,罔效。刻诊:尿频、尿急难忍,时有尿失禁,夜间多尿床,口渴不敢饮,困倦不敢睡。伴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日2次,形体瘦小,面色萎黄、憔悴,舌淡,苔少,脉细弱无力。遵吴鞠通先生“气虚下陷,门户不藏,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处方:黄芪20克,党参12克,当归10克,焦白术12克,炒山药12克,升麻6克,炒枣仁15克,菖蒲10克,远志6克,鸡内金12克,金樱子15克,桑螵蛸15克,生龙牡(先煎)各30克,炙甘草6克。7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另处方:五倍子(焙)30克,硫黄15克。共为细末,每次取5克,取大葱白15克捣烂,与药粉混匀,每晚敷脐部,外用塑料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并对患者进行精神鼓励,嘱其能食即食,想饮即饮,树立病愈信心。 二诊:服上药,纳稍增,大便已成形,尿频明显减轻,能坚持1~2个小时上一次厕所,已无尿失禁,偶有遗尿,仍有尿急感,精神较前好转,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较前有力。既效仍宗原法不变,上方去枣仁加覆盆子12克,乌药6克。再进7剂,诸症基本消失,纳食正常,面转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较前有力。上方去生龙骨、生牡蛎,加太子参12克,再进14剂,诸症未复。嘱用补中益气丸以善其后。 按:本例患者形体瘦小,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不愈,心、脾、肾三脏同时受损,治拟健脾益气,养心,固肾,使脾胃恢复运化升降之权,肾司固摄之职,心行君主之令,方宗吴氏法,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健运中气,升阳举陷;取山药、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鸡内金,健脾益肾固摄;当归、枣仁、菖蒲、远志、龙骨、牡蛎,宁心安神。外用五倍子、硫黄、大葱温阳固涩,诸药配合,内外合治,使7年顽疾1月而除。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1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 条评论

跑到坟场去吓鬼 1年前 回复TA

遇到再大困难的时候,不要惊慌,千万要学会冷静;不要去想着求别人,以前有家人帮你,现在需要你一个人面对挑战,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