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坚丸

化坚丸

【处方】:大生地4两,川芎(酒炒)2两,白芍(酒炒)2两,川楝子(连核打炒)2两,当归(酒炒)2两,丹参(酒炒)2两,牡蛎(煅)3两,夏枯草(烘)3两,花粉(炒)2两,香附(醋炒)2两,半夏(炒)2两,石决明(煅)3两,郁金(炒)2两,青皮(炒)2两,橘核(炒)3两,全虫(酒炒)1两5钱,沉香(镑研)5钱,茯苓2两,刺藜(炒)2两,土贝母(去心)2两,延胡(炒)2两,柴胡(炒)5钱,苏梗粉1两,两头尖(炒)3两。

川芎

又名:芎藭、小叶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白芍

又名:白芍药、金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川楝子

又名:金铃子、川楝实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效: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丹参

又名:郄蝉草,赤参;木羊乳、逐马、奔马草、山参、紫丹参、红根、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精选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蜂糖罐、红丹参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效: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热痹肿痛;跌打损伤;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

牡蛎

又名: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蚝山、蚝莆、左壳、蚝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

性味:味咸;性微寒

功效: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

夏枯草

又名:夕句、乃东、燕面、麦夏枯、铁色草、棒柱头花、灯笼头、棒槌草、锣锤草、牛牯草、广谷草、棒头柱、六月干、夏枯头、大头花、灯笼草、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香附

又名: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

性味:味辛;微寒;无毒

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石决明

又名:鳆鱼甲、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海南决、关海决、鲍鱼壳、九孔石决明、鲍鱼皮、金蛤蜊皮

性味:味咸;性寒

功效: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郁金

又名:马蒁、五帝足、黄郁、乌头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效: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主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

青皮

又名:青橘皮、青柑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

橘核

又名:橘子仁、橘子核、橘米、橘仁。

性味:苦;平

功效:理气;散结;止痛。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痛

沉香

又名:蜜香、栈香、沉水香。

性味:辛;苦;温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降逆;纳气平喘。主脘腹冷痛;气逆员息;胃寒呕吐呃逆;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

茯苓

又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甘;淡;平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刺藜

又名: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

性味:淡,平。

功效:祛风止痒。

土贝母

又名:假贝母

性味:苦,凉。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淋巴结结核,骨结核,乳腺炎,疮痈肿毒;外用治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柴胡

又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两头尖

又名:红背银莲花、红被银莲花

性味:辛,热;有毒。

功效: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肝经郁火,乳痰、乳癖,及颈项失营、马刀,郁痰疬核。

【用法用量】:每朝服5钱,陈酒送下。

【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1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