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处方】:山豆根9-12克,板蓝根15-30克,玄参15-30克,乌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蔹9-12克。
乌梅
又名:梅实、熏梅、桔梅肉、梅、春梅。
性味:味酸;性平
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桔梗
又名:符蔰、白药、利如、梗草、卢如(《吴普本草》),房图、荠苨(《别录》),苦梗(《丹溪心法》),苦桔梗(《纲目》),大药(《江苏植药志》)。
性味:苦辛,平。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苦,有小毒。" ③《药性论》:"苦,平,无毒。"
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 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症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⑤《本草衍义》:"治肺痈。" 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 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 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阴。主邪热羁留上焦,化燥灼伤肺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四川中医》
【病论】
慢性咽炎偏方
中医方剂(一)
〖 辨 证 〗 痰湿结聚,气血瘀滞。
〖 治 法 〗 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 方 名 〗 苦酒汤。
〖 组 成 〗 半夏(砸碎)500克,醋2500毫升。
〖 用 法 〗 将醋、半夏入锅内浸泡24小时,煮沸捞弃半夏,加入苯甲酸钠(量按药液的0.5%加),过滤,分装100毫升瓶备用。每次服10毫升,每日1-2次。
〖 出 处 〗 蔡福养方。
中医方剂(二)
〖 辨 证 〗 邪热羁留上焦,化燥灼伤肺阴。
〖 治 法 〗 清热解毒,利咽豁痰,酸甘化阴。
〖 方 名 〗 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
〖 组 成 〗 山豆根9-12克,板蓝根15-30克,玄参15-30克,乌梅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白薇9-12克,白蔹9-12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四川中医》。
中医方剂(三)
〖 辨 证 〗 肺肾阴亏,阴虚血热,复感风邪,结于咽喉。
〖 治 法 〗 滋阴凉血疏风。
〖 方 名 〗 滋阴清咽汤。
〖 组 成 〗 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石斛12克,蝉蜕6克,薄荷6克,桑叶4片,绿萼梅10朵,甘草3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李斯炽方。
中医方剂(四)
〖 辨 证 〗 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濡润。
〖 治 法 〗 滋阴润肺,清热养肾。
〖 方 名 〗 百生汤。
〖 组 成 〗 百合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桑白皮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柿霜6克,川贝粉(冲服)3克,甘草3克,芦根30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干祖望方。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