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瘿汤
【处方】:元参15克,生牡蛎(先煎)30克,浙贝母9克,夏枯草15克,海浮石12克,香附12克,青皮9克,当归18克,海藻24克,昆布24克,柴胡9克,红花12克,半夏12克。
浙贝母
又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夏枯草
又名:夕句、乃东、燕面、麦夏枯、铁色草、棒柱头花、灯笼头、棒槌草、锣锤草、牛牯草、广谷草、棒头柱、六月干、夏枯头、大头花、灯笼草、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海浮石
又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
性味:咸、寒。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血,支气管炎,淋巴结结核。
香附
又名: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
性味:味辛;微寒;无毒
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青皮
又名:青橘皮、青柑皮。
性味:苦;辛;温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症瘕积聚;久疟癖块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海藻
又名:落首、海萝、乌菜、海带花、海藻菜
性味:苦;咸;寒
功效:软坚;消痰;利水;退肿。主瘰疬;瘿瘤;积聚;水肿;脚气;睾丸肿痛;(疒颓)疝
昆布
又名:纶布、海昆布
性味:咸;寒;无毒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退肿。主瘰疬;瘿瘤;噎膈;(疒颓)疝脚气水肿
柴胡
又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红花
又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活血能经;祛瘀止痛。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活血散瘀。主气滞痰凝。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服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树元方
【病论】
临证治验三则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笔者在临床中注重积累经验,现将三则临证治验介绍如下。 [b]流行性感冒[/b] 王某,男,50岁,职工。2009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近日偶感风寒,发病已2日。证见发热恶寒,鼻流流涕,咽喉疼痛,咳嗽无痰,口干思饮,体温37.5℃,下午全身酸痛、寒热较甚,脉象浮数,舌质红苔黄。 诊断: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辨证:风寒侵袭,入里化热。 治则: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方药:流感清解饮。处方: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大青叶、鱼腥草各15g,生石膏30g,柴胡、黄芩各12g,牛蒡子、杏仁、羌活、葛根各10g,桔梗、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2服,早晚分2次服,重症者每4~6小时服1次。 服3服药后,诸证得到缓解,再服3服药症状消失而愈。 按:流行性感冒由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属于中医“时行感冒”、“风温”等范畴。本案为典型的流感病例,经用流感清解饮治愈。该方由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甘桔汤等方取其主要药物化裁而成,方中银花、连翘、大青叶、鱼腥草清热解毒;桑叶、菊花、柴胡、黄芩、生石膏解表清肺;杏仁、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利咽,羌活、葛根解肌止痛。诸药配伍,可使病毒清解,疼痛可止,咽喉得利,肺热除,从而使症状迅速得缓解。本方亦可用于甲型流感轻证患者,一般煎服2~3服药即可奏效。若要预防甲流,用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大青叶、鱼腥草6味药煎服即可。 [b]甲状腺腺瘤[/b] 安某,男,46岁,工人。2009年8月10日初诊。主诉患颈前左侧肿块已有半年,近来肿块增大不适。经西安某医院T3、T4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建议手术,患者因惧而转求中医治疗。诊见左侧肿块呈椭圆形,约6cm×5cm,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晰,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并感憋气胸闷,观其形体丰腴,面色微黄,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脉象滑数,舌质绛红、苔黄腻。 诊断:肉瘿(甲状腺腺瘤)。 辨证:肝郁气滞,痰瘀交结。 治则:疏肝解郁,化痰消瘀。 方药:金夏消瘿汤。处方:金樱子、夏枯草各30g,青皮、半夏、茯苓、郁金、广木香、山慈菇、三棱、莪术各10g,海藻、海蛤壳、生牡蛎、浙贝母各15g。水煎服,每日1服,早晚分2次服。 嘱其服药期间要将头向后仰,作吞咽动作30次,每日2次。服15服药后,肿块变软,30服后,肿块变小,约2cm×1cm。坚持服至45服药后,肿块消失,患者又继续服药至60服而收全功。 按:甲状腺腺瘤中医统称“瘿瘤”,又有气瘿、肉瘿之分。多由劳累忧思、久而不解、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化湿生痰、气滞血瘀而成。本案患者属肉瘿,经用自拟金夏消瘿汤而获效,方中金樱子酸涩收敛,益精消瘿;夏枯草疏肝解郁;青皮、半夏、茯苓祛湿化痰;山慈姑、浙贝母清热解毒;郁金、广木香、三棱、莪术理气活血;海藻、海蛤壳、生牡蛎软坚散结,共奏理气活血、化痰散结之功,故而疗效显著。 [b]泌尿系结石[/b] 辛某,男,19岁。学生。2008年9曰18日初诊。主诉右侧阵发性腹痛伴血尿已7日,曾在某医院B超检查为右肾下极集合系统内见直径1.0cm强回声;X线拍片示膀胱有1.2cm×0.8cm高密度结石阴影;尿检:红细胞(+++),蛋白(+)。诊断为右肾结石并膀胱结石。西医用止痛、止血对症处理,并行膀胱体外碎石2次后,膀胱结石全部排出,症状有所缓解,因惧于肾部体外碎石而来求治。观其体态肥胖,面色微黄,右腰部酸困不适,小便短赤,精神疲乏,脉象滑数,舌质红苔黄腻。 诊断:石淋(泌尿系结石)。 辨证:下焦湿热,蕴结成石。 治则:清热除湿,活血溶石。 方药:四金五草汤。处方:金钱草、益母草、车前草、石见穿各30g,海金沙、鸡内金、旱莲草、金银花、滑石各15g,川牛膝、泽泻、元胡、丹皮、山栀、甘草各10g。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300ml。并嘱多饮水,辅助做双手叉腰、脚跟轻抬重落动作反复20次,每日2次,促使结石下移。 坚持服药1个月,小便顺畅,腰无酸困;再服药15日后,症状消失,精神恢复,B超示右肾可见直径0.4cm强回声。嘱继续服药1个月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结石未见变化。 按:泌尿系结石一般发生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属于中医石淋。本案患者由于常年居住潮湿地区,加之喜食膏粱厚味,致使脾胃湿热内生,日久灼伤下焦而成结石,应用四金五草汤而获效。方中金钱草、益母草、车前草、金银花、山栀、甘草清热利湿;旱莲草、丹皮、川牛膝、元胡活血止痛;石见穿、海金沙、鸡内金、滑石、泽泻利尿溶石,共奏清热除湿,利尿溶石之功,可使结石溶解变小,不致对身体有所影响。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