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离滋坎汤
【处方】:怀生地黄3克 熟地3克 麦门冬(去心)3克 当归(酒洗)3克 白芍(酒炒)3克 怀山药3克 牡丹皮1.8克 炙甘草0.9克 天门冬(去心)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山茱萸(酒蒸,去核)3克 白术(去芦,土炒)3克 泽泻(炒)1.5克 黄柏(蜜炒)1.5克 知母1.5克
麦门冬
又名:虋冬、不死药、禹余粮
性味:甘;微苦;寒
功效: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白芍
又名:白芍药、金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牡丹皮
又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性味:辛苦;凉;微寒
功效:清热;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炙甘草
性味:甘,平。
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天门冬
又名:虋冬、大当门根、天冬
性味:味甘;苦;性寒
功效:滋阴润燥;清肺降火。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
山茱萸
性味:酸、涩,微温。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白术
又名:山蓟、杨枹蓟、术、山芥、天蓟、山姜、山连、山精、乞力伽、冬白术
性味:味苦;甘;性温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温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泽泻
又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
性味:甘,寒。
功效: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黄柏
又名:檗木、檗皮、黄檗。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知母
又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艹是)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淮知母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功能主治】:治房欲过度,阴虚火动,致成劳瘵,发热咳嗽,咯痰喘急,盗汗,五心烦热,吐血衄血,咽喉声哑,夜梦泄精,耳鸣眼花,六脉沉数而涩。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加生姜、大枣同煎,温服。 痰盛,加竹沥、姜汁,或加贝母、瓜蒌;热盛,加童便、人乳;盗汗,加黄耆(蜜水炒)、酸枣仁(炒);咳盛,加五味子;心下怔忡,恍惚不寐,加远志(去心)、酸枣仁(炒);遗精,加龙骨、牡蛎(煅);胸中不爽,加陈皮;泄泻,加莲肉、陈皮,去知母、黄柏;吐血衄血,加犀角、玄参。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