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散
【处方】:乳香15克 没药15克 血竭(生)15克 贝母9克.羌活15克 南木香6克 厚朴9克 川乌(制)3克 草乌(制)3克 白芷(生)24克 麝香1.5克 紫荆皮(生)24克 生香附15克 炒小茴9克 甲珠15克 煅自然铜15克 独活15克 川断15克 虎骨15克 川芎15克 木瓜15克 上安桂(去皮)9克 当归(酒洗)24克
乳香
又名:乳头香、塌香、马思答吉、天泽香、摩勒香、杜噜香、多伽罗香、浴香。
性味:味辛;苦;微温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没药
又名:末药。
性味:苦;平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血竭
又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性味:味甘;咸;性平;小毒
功效: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南木香
又名:青木香、土木香、楠木香[云南]
性味:苦,温。
功效: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用于胃痛,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厚朴
又名:川朴、紫油厚朴
性味:苦、辛,温。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川乌
又名:乌头、五毒根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草乌
又名:乌头、五毒根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白芷
又名:虈、芷、芳香、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麝香
又名:遗香、脐香、心结香、当门子、生香、麝脐香、四味臭、元寸香、臭子、腊子、香脐子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主热病宰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症瘕积聚;心腹急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脓耳
紫荆皮
又名:肉红、内消、紫荆木皮、白林皮。
性味:苦;平
功效:活血,通淋,解毒。主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独活
又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虎骨
性味:甘、辛,温。
功效: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
川芎
又名:芎藭、小叶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木瓜
又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
性味:酸,温。
功效: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制法】:上药二十三味,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或久伤不愈。
【用法用量】: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般扭、挫伤用6~15克,可视伤处大小酌量用。
【注意事项】:上焦有热,出现口干舌燥者忌用。
【摘录】:《中医正骨经验概述》
【病论】
藏药资源——概述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高原,是我国藏族人民的聚居之地,也是藏药发生发展的摇篮。它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8-36度,东经75-103度,北起昆仑山南至喜玛拉雅山,西自喀喇昆仑山,东抵横断山脉,幅员辽阔,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000多米。高原上有世界著名的巨大山脉搏,源远流长的江河,众多的湖泊和大面积的冰川,发育有高山、高原、湖盆和谷地等各种地貌类型。
由于青藏高原面积辽阔,地势复杂,各地海拔差异较大,青藏高原各地的气候状况是很不一致的。总的来说,东南部受海洋季风影响较大,西北部大陆性气候明显,由东南往西北气温逐渐降低,降雨量逐渐减少,气候状况从温暖湿润逐步变为寒冷干旱,形成有规律性的地区差异。
青藏高原地域的辽阔和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它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据多年来调查采集的标本和搜集的资料统计,已入藏药的植物计有191科682属2085种。其中菌类植物5科5属50种;地衣类4科46种;苔藓类5科5属5种;蕨类30科5属5种裸子植物52属47种植3变种;被子植物131科581属1895种141变种。此外,尚有动物药57科111属159种,矿物药50余种。常用藏药中有三分之一用药与中药相同。藏区本地草药占常用藏药一半以上。
藏药植物种类虽然繁多,形状千姿百态,但都有各自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由此,每种植物都有归属于一定的植被类型。青藏高原植物的形态和生理特征,集中在海拔3800以上,从植被类型看,主要在高寒草甸、高山垫状、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三种类型中,这些类型中的建群种、伴生种绝大部分是藏药,故亦可称为藏药植物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植株矮小,植株呈垫付状或莲座状,植株被棉毛,植株根系发达且与地面呈水平状展开,生理特征表现在抗寒、抗旱性强,繁殖方式特殊,光合作用有效积累高。
根据藏药本身的发展演化所涉及到的繁杂的植物种类,形成了藏药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大致可分为七个分布类型,包括北极、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及地中海区等。藏药植物种类丰富,据统计,中国藏药种类几占中国植物的十分之一。藏药不仅包括动物药、矿物药、而且在植物药中是寒、温、热带药兼俱,而以温带和北带性质的药为主。
药用植物按其藏药用药部位分,有根及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茎、地上部分或全草。根及根茎类有马尿泡、山莨菪、大戟、大黄、酸模、红景天、喜马拉雅紫茉莉、藏菖蒲、角盘兰、羌活、当归、甘草、藏木香等。茎类的药材有止泻木、宽筋藤、锦鸡儿、油松节、铁线莲、悬钩木、儿茶、鼠李、文冠木、檀香、沉香等。
叶类药材有山矾叶、杜鹃叶、圆柏叶。
花类药材有绿绒蒿、马先蒿、垂头菊、紫菀、金莲花、银莲花、木棉花、杜鹃花、报春花、秦艽花等。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有黄葵子、沙棘果、香旱芹、相思豆、松果、波棱瓜子、黑种草子、木蝴蝶、柏树果、蔷薇果、葫芦巴、槟榔、藏木瓜、藏茴香、忍冬果、角蒿子、葶苈子、鬼臼果、莨菪子、决明子等130余种。
皮类药材有柳树皮、榆树皮、小蘖皮、桂皮等。
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物,这类药材占全部藏药植物的70%大部分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常用的有绿绒蒿、藏黄连、雪莲花、獐牙菜、独一味、绵毛参、翼首花、扭连钱、风毛菊、绡毛菊、紫堇、高山辣根菜、虎耳草等。
按临床功效分有40余类,常见的有以下10类:
清热解毒,用于感冒、流感疾病的有:粉枝莓、毛翠雀花、红花桂竹香、迭裂黄堇、块根紫菀、翼首草、铁棒锤、乌奴龙胆等70余种。
清肝热、胆热、肺热的有:椭叶花锚、虎耳草、獐牙菜、唐古特乌头、唐古特青兰、金腰子、尼泊尔垂头菊、矮风毛菊、沙生风毛菊等70余种。
用于气管炎的药物有:青藏龙胆、高山龙胆、杜鹃叶、牛尾蒿、大籽蒿以及小龙胆组的多种植物。
祛风除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有:川藏沙参、黄花木、野豌豆、圆柏果、独行菜、群虎草等40余种。
用于肺结核、肺脓疡的药物有:黑虎耳草、高山辣根菜、五脉叶绿绒蒿、红景天、纪氏红景天、拉萨桂竹香、草莓、瑞香、宽果丛菔等。
降压药物有:红花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短管兔耳草、盘花波罗花、盘花垂头菊、蚤缀等20余种。
活血散瘀,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等的药物有:独一味、迟熟萝蒂、刺绿绒蒿、总状绿绒蒿、星状风毛菊、川西小黄菊、川西锦鸡等30余种。
调经活血,用于妇科病的药物有:棉毛风毛菊、水母雪莲花、羽叶点地梅、长叶无尾果、鬼臼根及花、荆豆角柱花等40余种。
如今,藏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西藏延龄草、胡黄莲、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等,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雪域药材,纯净无污染,药效特别好,是我国天然药物领域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我国藏医药研究起步虽晚,但藏药资源极其丰富,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是光明的,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挖掘。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