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

葛根汤

【处方】:葛根 贝母(去心)牡丹皮 防己 防风 当归 川芎 白茯苓 桂心(熬)泽泻 甘草各6克 独活 石膏 人参各9克

葛根

又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条根、鸡齐根。

性味:甘;辛;平

功效: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防己

又名:解离(《本经》),载君行(《本草蒙筌》),石解(《纲目》)。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药性论》:"汉防己:味苦,有小毒。木防己:味苦辛。" ③《医学启源》:"气寒,味大苦。"

功效:行水,泻下焦湿热。治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 ①《本经》:"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②《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治)诸瘑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③《药性沦》:"汉防己:治湿风口面歪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风水肿,治膀胱。" ④《医学启源》:"疗胸中(《本草发挥》引’胸中’作’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去留热。" ⑤《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燥脾湿,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于下。" ⑥《本草再新》:"利湿,除风,解火,破血。治膀胱水肿,健脾胃,化痰。"

防风

又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川芎

又名:芎藭、小叶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独活

又名: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

石膏

又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白虎、玉大石、冰石

性味:辛甘;寒;无毒

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胃火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妊娠临月,因发风痉,忽闷愤不识人,吐逆眩倒,名子痫;及酒疸,心下懊痛,足胫满,发赤斑者。

【用法用量】:用水1.8升,煮取6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酢物。

【备注】:原书云:方中"贝母令人易产,未临月,升麻代之"。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病论】

小量应用附子的体会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伤寒论》113方,用附子者有21方,《金匮要略》205方,用附子和乌头者有19方,凡用附子的方剂皆可治疗阳虚或阳衰寒盛之大病重症,可见医圣张仲景是非常重视温通卫护人体元阳的。在经方中,附子的应用,不论剂量大小,皆可起到温阳通阳的作用,即起到强心,改善血液循环及对全身组织器官功能较好的兴奋作用。其实,附子的应用需因体质、因病证而灵活掌握,只要辨证准确,有时小剂量即可见效。现举2则经方中应用小量附子的验案以说明之。 [b]痹证、心悸[/b] 王某,女,70岁。半月前,患者因感冒而头痛、背部疼痛,痛甚时心慌,曾过服发汗药治疗,头痛消失,但背痛不仅未减,而且逐渐加重。诊见:精神差,困倦,乏力,不时畏冷,无汗,无口苦、口渴,二便调,舌紫暗、苔白腻水滑,脉沉细弱。患者素体虚弱,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少阴合病,风寒外束,阳虚寒凝,治宜温经解表,温通心阳,方予麻黄细辛附子汤、葛根汤、桂枝甘汤合方加味:炮附子6克,麻黄、细辛各12克,葛根40克,桂枝、白芍、狗脊各30克,炙甘草、白术、生姜各15克,大枣7枚。4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服1剂药后夜间即疼痛减轻,畏冷感消失,药服完,诸症明显减轻,夜间仍痛但已能转侧翻身。上方将炮附子加至9克,继服5剂,诸症消失。 按:患者久病,素体虚弱,外感风寒后,治不如法,寒邪不仅客于太阳经脉,侵及背输经络,而且还因过汗伤阳,寒邪又中少阴,阳虚寒凝,心失所养而致诸症,证属太阳经输不利、少阴阳虚寒凝,表里同病。治之主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扶阳,因体质较为虚弱,主症在上焦,故先予小量附子以温少火,鼓动阳气,助麻黄、细辛通达内外,驱散经输风寒之邪。合以葛根汤既升津液,舒筋脉,又解肌而调营卫,主治背痛。因有心阳不足之病机,所以合以桂枝甘汤,意在桂枝、甘草相伍,辛甘合化,温通心阳,以疗心悸,此方是治疗心阳亏虚之祖方,对于心阳虚损或不振所致之心悸,治疗、预防皆相宜。 [b]汗证[/b] 张某,男,58岁。半月前,患者因酒醉后呕吐、大汗,自此每日阵发性大汗,出汗时伴四肢痠软,每日无任何诱因发作数十次,突感头面、颈部及上半身汗出如珠,湿透内衣,动辄加重。诊见:阵发性大汗伴四肢酸软,无口苦、咽干、口渴,纳可,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少阴合病,阴阳两虚,卫表不固。治宜温阳固表,调和阴阳,方予桂枝加附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味:炮附子6克,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各18克,红枣12枚(掰开),黄芪、仙鹤草各30克,蜂蜜(药煎好后溶入)50克,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汗出次数明显减少,汗出时间缩短,四肢痠软减轻,上方将炮附子加至9克,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各加至30克,继服6剂,诸症消失。 按:患病因酒后吐、汗太过而伤阳耗阴,阳气受损,卫表不固而汗漏较多,汗多又加重阴津耗伤,阴伤失于濡润则四肢痠软,证属阴阳两虚,卫表不固,病机关键在于阳虚汗漏,《伤寒论》第20条曰:“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扶阳气,调和阴阳,其中重在用附子以固少阴之阳,少阴阳固则汗自止,汗止则阴液亦无所伤,附子取小量,是考虑患者素体较健,此次发病阳损不重,小量附子即可达到扶阳固卫之效,故一诊使用附子6克,二诊加至9克,也确实收效良好。合以黄芪建中汤甘温助阳,酸甘化阴,意在调和阴阳,其中饴糖以蜂蜜替代。仙鹤草功在收敛止血,因血汗同源,大汗用其亦当有效,笔者在治疗汗证时,多加仙鹤草30克~60克调补气血以助敛汗,常常收效甚好。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12)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