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汤
【处方】:当归、肉桂(去粗皮)、川芎、白芍药、附子(炮)、良姜,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肉桂
又名:菌桂、牡桂、桂、大桂、筒桂、辣桂、玉桂
性味:辛;甘;热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
川芎
又名:芎藭、小叶川芎
性味:辛,温。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附子
性味:辛;甘;性热;有毒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产后肠胃虚怯,寒邪所侵,及未满月,饮冷当风,乘虚袭留于肓膜,散于腹胁,腹痛作阵,或如锥刀所刺,流入大肠,水谷不化,洞泻肠鸣,或下赤白,胁侾胀,或走痛不定,急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病论】
清上温下调中汤
清上温下调中汤 组成:云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炒杭芍10克、黄芩炭10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10克、炒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生龙骨10克、炒杜仲15克、白蔻仁10克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疏肝升陷,清上温下。
主治:纳差运迟,脘腹胀满,胸闷痰嗽,眠差口苦,腰痛体倦。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共取汁500毫升,早晚分服。
方解:云苓、白术,半夏、白蔻,健脾和胃,增食纳而开化源;橘红、杏仁,清肺理气,化痰涎而止咳嗽;杭芍、首乌,疏肝调血,解肝郁而消胀满;黄芩、龙骨、杜仲、清上温下,安卧寐而暖腰膝。握中央(脾胃)以驭四旁(心肺肝肾),复脏腑气机升降之常,开化源而荣气血,和阴阳而扶正气,既是治疗气血阴阳失调之良剂,又为内伤杂病之底方。据脉证化裁加减,用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疗效卓著。
临床应用:胃病,改黄芩为粉丹皮10克,改杜仲为川郁金10克,加炒元胡12克。
烧心泛酸,加乌贼骨15克。
溃疡便血,加三七粉3克(冲服)。
胃痛不止,加炒山药30克。
眩晕,加明天麻10克、煅牡蛎15克、焦山栀5克。
头痛,加双钩藤15克。血压偏低,加广蕾香10克。
大便稀软,改首乌为上肉桂3克,加炒干姜4克。
胆结石,改橘红为炒枳壳10克,改杏仁为全瓜篓10克,改杜仲为川郁金10克,改龙骨为炒元胡15克,加川楝子10克、北沙参30克、焦山栀6克、赤丹参20克。合并胆囊炎,加半枝莲12克、广木香4克。
贫血,改黄芩为当归身10克,改首乌为肉桂4克,改橘红为广陈皮10克,改龙骨为柏子仁15克,加红人参10克(另煎)、鹿角胶10克(烊化)、山萸肉20克、鸡内金10克、补骨脂12克。
肺热口干,加北沙参20克。
畏寒肢冷,加生黄芪30克。紫癜,加紫浮萍10克、赤丹参15克,改杭芍为炒赤芍10克。
经漏经多,加炒蒲黄20克,白带清稀、加炒芡实30克。
肾炎,改白术为建泽泻10克,改黄芩为粉丹皮10克,改龙骨为苏泽兰20克,加车前草15克、冬葵子15克、炒芡实30克。
尿闭肿剧,加木防己10克。发热口干,改冬葵子为北沙参30克,加青浮萍10克。咽夹性炎,改冬葵子为焦山栀6克,山豆根10克。
紫癜性肾炎,改冬葵子为赤丹参20克,加紫浮萍10克。
心悸,改白术为粉甘草10克,改黄芩为生地炭15克,改龙骨为川郁金10克,加炒元胡10克、柏子仁15克、北沙参30克、赤丹参20克、白茅根10克。
胸痛胸闷,改杏仁为全瓜篓10克。
尿黄腿胀,改茅根为车前草15克,加焦山栀4克。
肺心病,改橘红为广陈皮10克,加川贝母10克、山萸肉20克。
风心病,改茅根为车前草15克,加鸡血藤15克。心肌炎,加桂圆肉15克、加西洋参10克(另煎)。
月经不调,改黄芩炭为全当归10克,改龙骨为炒元胡10克,加赤丹参15克、棕榈炭15克、车前草15克。
乳腺增生,加海藻15克、昆布15克。 孙洽熙 孙洽熙,男,汉族,194O年生,山东省委丘市人,中医主任医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农工党员,现胜地西安市中医医院文献整理研究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文献医史分会副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陕西省政协委员。1967年毕业于西安市中医学徒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18年,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工作16年。承清代名医黄元御五代传人、先师麻瑞亭之学,加以已验,善于脉诊,善用脏腑气化辨证,在贫血、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肌炎、风心病、高血压病、胃肠患、胆肾结石、经带疾患、乳腺增生、疑难重症的诊疗、上,有一定的建树。撰著《麻瑞亭治验集》等医著两部,校勘《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河间医集》等中医古籍五项、市级一项、市局级四项。撰写《医易大家黄元御》、《麻瑞亭运用“下气汤”经验探讨》、《按叶药用价值的探讨》等论文70余篇,绝大部分已在各级学术会议暨专业性杂志上发表。医德优良,深受广大患者信赖,在陕西及临近省区有一定的医名。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