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舒筋丸
【处方】:防风50g 桂枝50g 麻黄50g 威灵仙50g 制川乌50g 制草乌50g 苍术(炒)50g 茯苓50g 木瓜50g 秦艽50g 骨碎补(炒)50g 牛膝50g 甘草50g 海风藤50g 青风藤50g 穿山龙50g 老鹳草50g 茄根50g
防风
又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桂枝
又名:柳桂
性味:辛;甘;性温
功效: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麻黄
又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威灵仙
又名:能消、铁脚威灵仙、灵仙、黑脚威灵仙、黑骨头
性味:味辛;咸;微苦;性温;小毒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
制川乌
性味:辛、苦,热;有毒。
功效:同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制草乌
性味:辛、苦,热;有毒。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苍术
又名:山精、赤术、马蓟、青术、仙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茯苓
又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甘;淡;平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木瓜
又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
性味:酸,温。
功效: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秦艽
又名:秦胶、秦札、秦纠、秦爪、左秦艽、大艽、左宁根、左扭、西大艽、西秦艽、萝卜艽、瓣子艽、鸡腿艽、山大艽、曲双
性味:苦;辛;微寒
功效: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主风湿痹通痛;筋骨拘挛;手足不遂;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
骨碎补
又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庵 (艹闾)、过山龙、石良姜、爬岩姜、石岩姜、碎补、树蜈蚣、地蜈蚣、黄爬山虎、麻鸡翅膀、搜山虎、肉碎补、猴掌姜、石连、姜、石巴掌、毛姜、申姜、岩姜
性味:苦;性温
功效: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及斑秃
牛膝
又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苦;酸;性平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征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海风藤
又名:满坑香、老藤、大风藤、岩胡椒。
性味:辛;苦;微温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理气;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脘腹冷痛;水肿
青风藤
又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
性味:苦、辛,平。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穿山龙
又名:穿龙骨、穿地龙、狗山药、山常山、穿山骨、火藤根、黄姜、土山薯、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野山药、地龙骨、金刚骨、串山龙、过山龙
性味:平;苦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主风湿痹前;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气管炎;跌打损伤;虐疾;痈肿
老鹳草
又名: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贯草、天罡草、五叶联、破铜钱、老鸹筋、贯筋、五齿粑、老鸹嘴、鹌子嘴。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效: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疮毒
茄根
又名:茄母、茄子根
性味:味甘;辛;性寒
功效:祛风利湿;清热止血。主风湿热痹;脚气;血痢;便血;痔血;血淋;妇女阴痒;皮肤瘙痒;冻疮
【形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苦。
【炮制】: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6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7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病论】
中成药的中毒症状和解救办法
中成药的中毒症状和解救办法
(一) 含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之类
此类中药的主要毒性成分是乌头碱。含此类中药的常用中成药有玉真散、小活络丸、祛风舒筋丸、虎骨木瓜丸、附子理中丸等。
乌头碱的毒性很强,内服0.2毫克即可中毒。乌头碱能通过消化道或经有破损的皮肤而很快被吸收,若大量误服,可在几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3~4小时内发生死亡。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呼吸中枢麻痹。
乌头碱的主要毒性反应为:起初感觉过敏,继而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痛觉减退甚至消失,头晕眼花,烦躁不安,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率变慢,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则昏迷、抽搐、虚脱、呼吸衰竭或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而死亡。
乌头碱有耐药性,长期服用可使中毒量提高。
解救办法:一般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如服药时间短,药物未被吸收或仅部分被吸收,可用温开水或0.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也可内服2%鞣酸溶液。若药已被吸收出现中毒症状,应予保温、给氧,并使用硫酸阿托品、普鲁卡因酰胺为对抗剂;静脉输液,以稀释毒素,促进毒素排泄。全身麻木者可皮下注射戊四氮;烦躁不安用苯巴比妥镇静;心肌麻痹用毒毛旋花子苷K;呼吸衰竭用樟脑、人工呼吸,耳针刺肾上腺穴及肺穴;血压下降用肾上腺素。也可用中药辅助治疗,如苦参30克水煎服;黄连9克、黑豆30克水煎服;生姜15克、甘草15克、金银花18克水煎服。
(二) 含雄黄、砒霜之类
此类中药的主要毒性成分是砷的化合物,如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AsS),含量约75%;砒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As[size=-2]2O[size=-2]3),白砒的含量约98%,红砒的含量约95%。含雄黄的中成药较多,如牛黄解毒丸、局方至宝丸(散)、安宫牛黄丸等。含砒霜的中成药较少见。
砷中毒的剂量可因个体耐受性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敏感者服1毫克三氧化二砷即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服至20毫克便有生命危险,一般成人中毒量为10毫克,致死量为100~200毫克。
急性中毒潜伏期为0.5~1小时。中毒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刺激症状和肾、肝、心等脏器功能障碍。如中毒性神经衰弱症候群,脑膜炎,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广泛性神经系统病变;中毒性肝炎或急性、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心脏脂肪浸润;肾小球损害等。临床症状轻者,有眼睑水肿、眼花、皮肤发红等;重者则口咽干燥、灼热、吞咽困难,继而剧吐、腹痛腹泻,大便呈米汤样带血丝,血压下降,少尿,发绀,四肢冷,虚脱,同霍乱病症极类似。死亡多发生在24小时至数日内。
慢性中毒患者,体力逐渐丧失,腹泻或便秘,蛋白尿,皮肤潮红,有时水肿,形体消瘦,皮肤色素沉着,亦可引起瘫痪、脂肪肝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救办法:
1.排除毒物:药物未被吸收或仅部分被吸收,速用一般解毒剂洗胃,再用硫酸镁30克导泻之后,以活性炭20~30克吞服吸收胃中残留物,必要时用肥皂水灌肠。
2.特效解毒药:
(1)二巯基丁二酸钠:首剂2克,以后每日1克,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5~10%的溶液,于10~15分钟内缓缓注射(不可静滴)。
(2)二巯基丙醇:轻度中毒,每次剂量按体重计算为每公斤2.5毫克连用10日或直至完全恢复。重度中毒,每次剂量按体重计算为每公斤3毫克,用10日。
本品宜深部肌注,必要时加局部麻药以减轻疼痛。配药及给药时应避免药液触及皮肤,防止引起皮肤反应。
(三) 含朱砂、白降丹、红升丹之类
此类中药的毒性成分是汞或汞的化合物。白降丹(二氯化汞和氯化亚汞的混合结晶)和红粉(升丹,即粗制氧化汞)亦可视为中成药。含剧毒药的中成药中,以含汞的中成药最多,如磁朱丸、局方至宝散、蟾酥锭、牛黄解毒片。
汞是一种原浆毒,汞化物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汞盐可经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对内脏毒性很大。内服过量汞化物,对中枢神经有短暂兴奋作用,继而转入抑制,产生心衰、休克或神经中枢麻痹而死亡。含汞中成药外用于大面积创伤或深部瘘管,应当警惕吸收中毒。升汞的中毒量为0.1~0.2克,致死量为0.3~0.5克。
中毒表现:口服中毒后,口中有金属味及辛辣感,粘膜红肿,口渴、呕吐,吐出物带粘膜呈血糊样,继而便血,尿血,尿少,呼吸困难,脉搏细小,体温下降,严重者最后因中毒性肾病、心衰而死。
解救办法:口服中毒者,可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或冷开水洗胃,给予牛奶或蛋清或活性炭;肌注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丙二酸钠或二巯基丙醇。若有口腔炎,可取贯众、黄连各10克水煎漱口,绿豆、桔梗、甘草煎汤内服。
(四) 含铅类
狗皮膏之类的膏药含有大量的铅,但临床尚未有长期外贴膏药引起铅中毒的报道。含铅的中成药有黑锡丹、四胜散、珍珠散等。
长期内服含铅中成药有显著积蓄作用。慢性中毒可见多发性神经炎、腹绞痛、贫血及脑水肿等。早期症状可有神经衰弱症候群,牙龈出现蓝色铅线,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
解救办法:一般用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肌注或静注二巯基丁二酸钠以促排铅,口服或静滴依地酸钙钠亦可。
(五) 含马钱子类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系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含马钱子的中成药如九分散、舒筋丸等。
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士的宁),既是有效成分,也是有毒成分,其含量常因产地和品种的不同而高低不一,炮制不合要求或超剂量用药,容易引起中毒。番木鳖碱的毒性很强,口服5~10毫克能中毒,30毫克能死亡。
马钱子的主要毒理作用是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由于脊髓反射性显著亢进,引起肌肉强直性痉挛,对延脑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舒缩中枢也有兴奋作用,但中毒量则抑制呼吸中枢,主要毒性表现为头痛头晕、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血压升高、面肌颈肌强直,继而高度反射兴奋,呈阵发性、强直性惊厥、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呈狞笑貌,两手握拳,呼吸肌强直收缩而发生窒息,以上症状可因光、声刺激而加剧。兴奋过后,继而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解救办法:以控制惊厥、保护延脑、中脑为治疗原则。首先必须避免光、声刺激,各项检查、治疗操作应轻快。若中毒时间短,惊厥或肌肉强直未出现,可给化学解毒剂,如在半杯温水中加鞣酸1克或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复方碘溶液1~2毫升口服,使消化道中的番木鳖碱产生不溶性沉淀,随即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以减少吸收中毒。若已见惊厥,则应将患者移至黑暗及安静处,静注戊巴比妥钠或阿米妥钠0.3~0.5克;或给水合氯醛等镇静剂,以制止痉挛。惊厥控制后酌情以1 : 2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鞣酸溶液洗胃。症状严重者,除输液外,还应立即吸入乙醚作轻度麻醉。中毒症状可因二氧化碳增高而加剧,应予氧气吸入。
阿片类药物有兴奋脊髓的作用,咖啡因有增加番木鳖碱毒性的作用,抢救时均不得使用。
(六) 含巴豆、巴豆霜类
含巴豆类中成药为数不多,如七珍丸、小儿脐风散。
巴豆含30%~50%的巴豆油和18%的蛋白质。前者系剧泻成分,后者为毒性极大的细胞原浆毒。一般口服巴豆油1/4滴即有猛烈泻下作用,1/2~l滴有严重症状,2滴可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巴豆的毒性蛋白能溶解红细胞,油中的巴豆油酸在消化道内分解后有强烈腐蚀和峻泻作用,使肠道产生炎症,蠕动强烈,以致肠嵌顿、肠出血、腹痛。
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咽喉灼热刺痛、流涎、恶心、呕吐及出血性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严重者肠壁腐蚀糜烂、排泄米汤样大便,剧烈泻下而脱水,因肾脏受损发生蛋白尿、血尿、尿闭等,有时出现呼吸困难,脉细数而弱,体温下降,谵语,发绀等虚脱症状,最后可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解救办法:误服在6小时以内者,可用0.2%~0.5%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洗胃。洗胃后灌服生绿豆水。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如脱水,可输液;中枢神经抑制可嗅氨水或注射士的宁、可拉明等兴奋剂;腹泻剧烈可注射盐酸吗啡15毫克,硫酸阿托品0.6毫克;预防虚脱可皮下注射咖啡因及阿托品。
(七) 含蟾酥类
含本类中成药有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锭、蟾酥丸等,为数较少。
误用过量中毒,多在0.5~1小时内发病,少数延迟至2小时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先吐清水,继而吐出胃中食物、胃液、胆汁,甚至吐出血液,腹痛肠鸣,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胸闷心悸、心率缓慢、脉搏细弱、心律不齐、心房纤颤、轻度发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口唇或四肢麻木、嗜睡出汗、膝反射迟钝或消失、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由于毒素排泄迅速,无积蓄作用,所以中毒症状多在治疗后l~12小时内消失。
解救办法:酌情采用洗胃、导泻、补液及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size=-2]1、维生素C等办法。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