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
【处方】:桐油4两,黄丹4两,龙骨1两,乳香5钱,没药5钱,大风油8两,蛇床5钱,血竭5钱,轻粉5钱,人发5钱,川椒5钱,雄黄5钱,疏黄1两。
桐油
又名:桐子油。
性味:甘;辛;寒;有毒
功效:涌吐痰涎;清热解毒;收湿杀虫;润肤生肌。主喉痹;痈疡;疥癣;烫伤;冻疮;皲裂
龙骨
性味:甘涩;平;无毒
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乳香
又名:乳头香、塌香、马思答吉、天泽香、摩勒香、杜噜香、多伽罗香、浴香。
性味:味辛;苦;微温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主心腹疼痛;风湿痹痛;经闭痛经;跌打瘀痛;痈疽肿毒;肠痈;疮溃不敛
没药
又名:末药。
性味:苦;平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血竭
又名: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性味:味甘;咸;性平;小毒
功效: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
轻粉
又名:汞粉、峭粉、水银粉、腻粉、银粉、扫盆
性味:辛;寒;有毒
功效:杀虫;攻毒;祛腐;止痒;祛痰;逐水;通便。主疮疡溃烂;疥癣痒疹;瘰疬;梅毒;疳疮;酒皶鼻;痤疮;急慢惊风;痰壅喘逆;水肿胀满;二便不利
雄黄
又名:黄食石、熏黄、黄金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
性味:辛;苦;温;有毒
功效:燥湿;祛痰;杀虫;解毒。主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惊痫;疟疾;哮喘
【制法】:先将粗药入桐油煎黑,去滓,煎好成膏,下细药。收贮听用。
【功能主治】:紫云风。
【摘录】:《秘传大麻疯方》
【病论】
现代药物剂型分类
(一)
液体剂型包括:溶剂型、芳香水剂、甘油剂、糖浆剂、酊剂、酏剂、胶体溶液剂、胶浆剂 、混悬剂、乳浊剂。
(二) 注射剂型包括:注射水针剂(溶媒为水)、注射油针剂(溶媒为油);尚有用其它溶媒的注射剂,如乙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溶媒就是乙醇)、甘油、丙二醇(PEG)等。
注射剂尚有中草药注射剂,注射用灭菌粉末。
(三) 输液剂包括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甘露醇、甲硝唑、复方氨基酸、多元醇、脂肪乳等输液。
(四) 眼用剂型包括:液体型眼用制剂、半固体眼用制剂(眼膏)、眼用膜剂、眼用注射剂。
(五) 散剂包括:一般散剂、含有剧毒药的散剂、含液体组分的散剂、含浸膏的散剂、泡腾散 剂、中药散剂、灭菌散剂。
(六) 浸出剂型包括:汤剂与中药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冲剂及颗粒剂 、油浸剂。
(七) 片剂包括:素片、糖衣片、肠溶片、吸吮片、咀嚼片、泡腾片和控制释放片。
(八) 胶囊剂包括英胶囊和软胶囊。硬胶囊又包括:速溶胶囊、冷冻干燥胶囊、磁性胶囊、双室胶囊、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植入胶囊、气雾胶囊、泡腾胶囊。软胶囊包括:速效胶囊、骨架胶囊、缓释胶囊、包衣角囊、直肠胶囊、阴道胶囊。
(九) 丸剂剂型 丸剂剂型包括:水丸、膏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
(十) 软膏剂型 软膏剂型包括:油脂性基质软膏、乳剂基质软膏和水溶性基质软膏。
(十一) 硬膏剂型 硬膏剂型包括:黑膏药、百膏药、橡胶硬膏。
(十二) 栓剂
(十三) 气雾剂
(十四) 长效制剂
(十五) 膜剂
(十六) 海绵剂
(十七) 其它剂型 微型胶囊、脂质体、贮库制剂。
(十八)
放射性同位素制剂。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