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散

黄连散

【处方】:黄连半两,白矾2分(烧令汁尽)。

黄连

又名:王连、支连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白矾

又名:石涅、矾石、羽涅、羽泽、涅石、矾石、理石、白君、明矾、雪矾、云母矾、生矾

性味:酸涩;寒;有毒

功效:祛痰燥湿;解毒杀虫;止泻止血。主中风;癫痫;喉痹;疥癣湿疮;痈疽肿毒;水火烫伤;口舌生疮;烂弦风眼;聤耳流脓;鼻中息肉;疮痔疼痛;崩漏;衄血;损伤出血;久泻玖痢;带下阴痒;脱肛;子宫下垂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耳有恶疮。

【用法用量】:每取少许,绵裹纳耳中。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病论】

读《临证本草》感言

7年前出版的《中华本草》载药8980余种,篇幅达2000万字,涉及本草史、药性理论、中药品种考证、药材、栽培、化学、药理、炮制、文献、临床、制剂诸多方面,是一部划时代的本草巨著。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买一部,《中华本草》精选本,可对500多味常用中药有一个多方位的认识。我想我的书架上今后大概不需要再添一部大部头的中药书了吧。同时,也替从事临床中药学和本草文献研究的学者担心,这样一部巨著,如何超越?若干年后无非把新的研究进展充实进去再出新版而已,传统中药学的研究似乎登上了顶峰。与此类似的《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传统方剂学研究集大成著作的问世,既是这一领域获得巨大成就的标志,但似乎同时也给研究者们出了个如何超越自身的难题。难怪这几年传统中医方药理论与文献研究的成果罕见,而中药、方剂实验研究却蓬勃发展。笔者无意全盘否定实验研究的意义,但是传统方药学研究真的就难有作为了吗?前一阵逛书店,买回陶御风先生新作《临证本草》,拜读之后,最大的感想就是:传统方药学研究还大有可为!
陶先生的这部《临证本草》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重新全面完整地认识中药的功效主治。某一味中药到底有什么用,绝对不限于我们现在通行的中药学教材上的这些归纳,也绝对不限于《中华本草》的归纳。那么,为什么中药学教材,甚至《中华本草》对中药效用的归纳会远远少于其实际的作用呢?原因在于,本草文献中的材料非常丰富,有些记载得到历代本草的不断引用和承认,其应用在一些经典方剂中也得到体现;但是更多的记载可能只是个别本草提及,也未能在经典方剂中应用,这些经验可靠与否还是未知数。教材与《中华本草》只能选择成熟的经验,只能选择前者,并把支持这种归纳的文献(包括方剂、药论)罗列在后,而把大量与此不相关的文献记载剔除了。这样做原也不错,否则《中华本草》将变成大量原始文献的堆积,有材料而无见解。但是其危险也是显然的,就是把中药的效用局限在人们熟知的范围内。
现在我们再来看陶先生的工作。首先值得称道的是,《临证本草》依据的文献范围极广,不仅依据本草文献,还探究历代方书、临床各科医著、医案医话、笔记杂著和现代临床报道。因为只有尽可能地占有文献,才谈得上全面完整地认识中药的功效主治。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堪称海量的文献中,不迷失方向,不把书编成资料的堆砌。陶先生实际上提出了证据可信度的问题,虽然书中没有这么直接提。陶先生花了大量精力收集古代和现代临床报道的3味和3味以下小方,从小方入手来开掘概括中药的效用。小方的意义在于,组成方剂的药味少,相对而言较能显露出其中每味药物的真正作用。而方剂,特别是有方名的方剂,相对于医家的零星论述而言,应该是较成熟的经验,其可信度当然要高。以此为主,参以古代、现代医著,甚至是笔记中的论述,或用来印证小方,或补小方之不足。在材料的编排上,其实陶先生也遵循可信度而把中药效用归为3个层次。目前一般大家都认同的、比较成熟的经验,归为“临证应用”,这部分不是重点;通过系统发掘、分析整理,认为可信度较高,值得推广的经验,归为“临证推广”;通过发掘整理,虽有一定的文献支持,但由于记载较少,可信度相对较低,归为“临证参考”。如此系统研究,层次分明,自然便勾勒出中药效用的全貌来。无怪乎裘沛然教授赞誉本书“构思有创意,整理成系统,阐述分层次,推广重依据,这样的发掘才有一定深度”,的确点到了要害。
不妨举个具体的例子看看,就以防风为例。一般中药书论防风功效,均言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一般方剂书论防风在玉屏风散中作用,均言其走表祛风邪,与黄芪配伍补中兼疏,寓散于收,相反而相成。而《临证本草》则谓防风能治自汗、盗汗,并有小方8首、医案1则、本草论述3条为证。小方中当然不乏防风与补气药、固表药同用者,也可视为相反相成之法;但是也有防风与龙胆草同用、与猪肤同用的小方,似乎应该承认防风本身便有治汗证之效用。读书至此,便感见闻得以扩展,古义得以发明,而一些臆测之辞可以休矣。
既说到汗证,不妨再说说当归六黄汤。一般都知道本方以当归、生熟地养阴制火,黄连、黄芩、黄柏清热泻火,黄芪固表止汗。读本书后方知不仅黄芪固表止汗,其实另五“黄”和当归均能治汗证,都有小方支持。如《本草汇言》引《方脉正宗》用黄芩、麦冬、黑枣治夜热盗汗;《圣济总录》卷43黄连散用黄连、柴胡、前胡治心热汗出、虚热盗汗,《备急千金要方》卷5三物黄连粉外治盗汗;《兰室秘藏》正气汤用黄柏、知母、甘草治盗汗;《备急千金要方》卷10有生地单方治汗不止;《本草纲目》卷16引《圣惠方》用熟地单方治病后虚汗;《寿亲养老新书》卷4参归腰子用人参、当归、猪腰食疗治自汗,《济阴纲目》卷13当归二黄汤用当归、黄芪、麻黄根治自汗盗汗。对这五“黄”和当归有了如此认识,再来看当归六黄汤,不觉赞叹制方者选药之妙。因此,学习、研究中药学、方剂学备此书一部,当能开卷有益。
全面完整地认识中药之效用,对于中药治病救人之临床实践更是必须的。本书取名“临证本草”,大概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本书主旨是系统挖掘整理中药之临床效用,二是所依据之证据多是从实践得来的小方,即便各家论述也关乎临床,而少臆测推理之论。所以,这本《临证本草》对于中医临床医生大有裨益。笔者通读一遍,发现书中新发掘的120味常用中药的4688条效用,大多数是以往不知道的,小部分是已知晓并经临证体验的,还有一部分是已了解但知晓不全面的。所以根据本人临床经常遇见的疾病,作了不少摘录,以备今后应用。我想读者诸君,读过本书后若能试用书中挖掘的效用,不管有效还是无效,都能反馈给陶先生,而陶先生再据此加以修订。那么,本书将是一本更为可信的,符合临证实际的临证本草。陶先生在自序中恳请读者反馈信息,并附联系地址和e-mail地址,想来也是如此心愿。
陶御风先生以一人之力,穷十年之功,沉潜中医药文献之海,探索并初步解决了有关可信度的问题。正是运用了这样比较科学的方法,避免了大量还有生命力的中药效用被视而不见,同时也避免了海量文献毫无节制地汹涌而来,让人无所适从。陶先生坐10年冷板凳的治学精神和这种治学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笔者近年来业余从事方剂学和中药附子的研究,虽也感到传统方药学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但是由于缺乏陶先生的毅力和精神,难免浅尝辄止。现在榜样在此,怎敢懈怠!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24)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