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汤

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1两半,生地黄4两,甘草(炙,锉)1两半,芍药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石膏(碎)1两,芎?1两,大黄(锉,炒)1两,人参1两,当归(切,焙)1两,半夏(姜汁制)半两。

黄耆

又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性味:甘,微温。 ①《本经》:"味甘,微温。" ②《别录》:"无毒。生白水者,冷。" ③《药性论》:"白水赤皮者,微寒。" ④《医学启源》:"气温,味甘,平。"

功效: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 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 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 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 ⑥王好古:"主太阴疟疾。" 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甘草

又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性味:甘;平

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麦门冬

又名:虋冬、不死药、禹余粮

性味:甘;微苦;寒

功效: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黄芩

又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石膏

又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寒水石、白虎、玉大石、冰石

性味:辛甘;寒;无毒

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胃火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大黄

性味:苦,寒。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当归

又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性味:味甘;辛;苦;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半夏

又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退风热。主热疮。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病论】

袪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不换金正气散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柴平汤 小柴胡汤合平胃,寒多热少湿疟祛。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朮朴具;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六和汤 六和汤用参半砂,杏竹草藿与木瓜;赤苓厚朴加扁豆,湿伤脾胃效无加。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加甘草,热疸治疗要及时;四逆汤内茵陈入,黄疸阴证法在兹。
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
藿朴夏苓汤 藿朴夏苓有三仁,泽猪豆豉亦与伦;湿温身热肢体倦,胸闷舌腻宜煎烹。
黄芩滑石汤 黄芩滑石蔻通草,苓皮腹皮猪苓饶;暑温湿温热势重,湿热肾炎亦可疗。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流连正治方。
连朴饮 连朴饮内用豆豉,苍蒲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医。
蚕矢汤 蚕矢汤用苡木瓜,芩连栀通吴萸夏;加入豆卷清湿热,霍乱转筋甚相恰。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五淋散 五淋散治血热淋,归草栀芍赤茯苓;脐腹急痛小便涩,研末煎服水道清。
二妙散(三妙丸)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得消病自蠲。
四妙丸 再加苡仁名四妙,渗湿健脾功更全。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朮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四苓散 除却桂枝名四苓,溲赤便溏皆可服。
茵陈五苓散 茵陈配入五苓散,湿热黄胆亦可除。
胃苓汤 平胃五苓合方用,消积渗湿效突出。
猪苓汤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防己黄耆汤 防己黄耆金匮方,白朮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肿,表虚湿盛服之康。
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加耆桂,肢肿在皮宜煎尝。
五皮散(饮)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温化水湿
苓桂朮甘汤 苓桂朮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甘姜苓朮汤 甘姜苓朮主肾着,身痛腰冷又何虑。
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芍朮附加生姜;少阴腹痛寒水聚,悸炫目闰惕急煎尝。
附子汤 少阴腹痛附子汤,人参白朮苓芍藏;体痛背寒肢逆冷,温阳益气自复康。
实脾散 实脾苓朮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姜附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萆解分清饮 萆解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尝,淋浊流连自可除。
程氏萆解分清饮 程氏萆解分清饮,黄柏茯苓朮苍蒲;莲子丹参及车前,湿热淋浊宜早图。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蒿本加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
蠲痹汤 蠲痹汤治风湿痹,羌防归芍并黄耆;姜黄甘草姜煎服,体痛筋挛一并祛。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芩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三痹汤 若去寄生加耆续,汤名三痹古方珍。
鸡鸣散 鸡鸣散是准绳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橘槟榔晨冷服,脚气浮肿效非常。

如果你喜欢我们阿吉时码(www.ajishima.com.cn)的文章, 欢迎您分享或收藏分享网文章 欢迎您到我们的网站逛逛喔!SLG资源分享网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点赞(1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