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汤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炙)3分,大黄(锉,炒)2两,槟榔(锉)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朴消3分,高良姜3分。
厚朴
又名:川朴、紫油厚朴
性味:苦、辛,温。
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大黄
性味:苦,寒。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槟榔
又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效: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枳壳
性味:苦;酸;性微寒
功效: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朴消
又名:朴消石、消石朴、海末、朴硝、皮消、盐消、水消、海皮消、毛消
性味:辛;苦咸;寒
功效:泻热润燥;清热消肿;软坚散结。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乳肿;痔疮肿痛;停痰积聚;妇人瘀血腹痛
高良姜
又名:高凉姜、良姜、蛮姜、小良姜、海良姜
性味:味辛;性热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呕吐;噫气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胀满,咳嗽。干霍乱。胀满。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病论】
分型辨治神经性呕吐
神经性呕吐,属中医“郁证”“呕吐”范畴,是由于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木气横逆,犯胃乘脾,导致脾胃纳运失职,腐熟功能减退,水湿痰饮内停,终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将神经性呕吐按以下四型辨治,并配合心理疏导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肝气犯胃型 症见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吞酸更甚;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呕。药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药用柴胡、枳壳、白芍、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甘草、橘皮、旋覆花、竹茹等。 脾胃虚弱型 症见饮食稍有不慎,或稍有劳倦,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治宜益气健脾,和胃降逆。属脾气不足者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砂仁、木香、陈皮、半夏、丁香、吴茱萸等;属脾阳不振者方用附子理中丸化裁,药用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等。 痰饮内停型 症见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或呕而肠鸣;苔白腻,脉滑。治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属痰湿内停者方用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药用生姜、半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吴茱萸、陈皮等;属痰热内停者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桔红、甘草、生姜、茯苓等。 饮食停滞型 症见呕吐物酸腐,脘腹胀满拒按,嗳气厌食,得食更甚,吐后反快,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苔厚腻,脉滑实。治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用保和丸加减,药用神曲、山楂、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谷芽、麦芽、鸡内金等。(伏新顺)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