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
【处方】:麻黄5两(去节),葛根4两,栀子2-7枚(擘),葱(切)1升,香豉1升(绵裹)。
麻黄
又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葛根
又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条根、鸡齐根。
性味:甘;辛;平
功效: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
【功能主治】:发汗。主天行壮热,烦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先煮麻黄、葛根2-3沸,去沫,纳诸药,煎取2升5合,绞去滓,分为3服。服别相去如人行5-6里更进1服。覆取汗,后以粉粉身。
【注意事项】:忌风及诸热食。
【摘录】:《外台》卷三引《广济方》
【病论】
从两位老师的回信谈起
#e# 前一段时间,本人治疗了一位重患,因病症复杂,而同时写信请教了我的两位老师陈景河、王辉武。现就来往内容和我的失误,刊登于此。虽不能成方成法,但可羽翼《硫球百问》,给人以启示。
1、尊敬的王辉武老师:
你好!好久没给老师写信了,现在一切还好吧!身体如何?现在重庆还很热么?我们北方已经很冷了。
前几日,治疗了一位老年支气管哮喘的女患,因多年老病发作,经中西医治疗未愈。诊时喘促气上,喉中痰鸣,痰色白质略稠,咯吐不利,睡眠差,纳食少,时汗出,不恶风,小便黄,大便2~3日一次,脉弦寸浮关滑而尺沉弱,舌质红绛,苔白满布,如积粉,面色黧黑,有数个红点,眼神外露,诊后与下方调理。射干12克,麻黄10克,半夏12克,五味子12克,细辛3克,苏子10克,杏仁12克,陈皮20克,桂枝12克,生姜10克,前胡15克
经上方加减4、5剂,仍无效果,不知何故,故烦请老师百忙中指点迷津,许生不胜感激,顺祝:
诊安!
2、王老师由于十分忙,所以在我去信的原稿纸上,做了批注和指点。如在”小便黄“上写到”热象“两字。”舌质红绛,苔白满布,如积粉“上写”内热之象“四字,在桂枝、生姜、细辛下面划了横线。最后写到”患者估计是以热为主,桂枝、姜、细辛不宜用,可用定喘汤加地龙、生石膏,可试试!“
3、我给陈景河老师的去信,内容与王辉武老师的大体相同。
4、陈老的回信是:
某某医生:
你好!来信收悉。关于所问之病治疗问题,我看此症是哮喘病,而受外感后,邪入内伤阴津,成为虚实夹杂,错综复杂,难治之证。诚为金匮所言:”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1] 痼疾也。“也就是说病有新旧,治分先后,卒病易治,痼疾难愈。不过此患之卒病,为邪气入内,化热伤津。此从你信中言,舌色红绛看出,而苔白满布、不爽,乃湿浊蕴于中焦,此诚为脾不健运,肺不肃降,水津不布所致。脉又见弦象,又寸浮、关滑、尺弱。有阴阳离决之危象,故目光露神,当前为危笃之证。你前方以射干麻黄汤加减,属随证加减活之。其效不显,颇为棘手。我的意见,当用白茅根200克煮水,水开后10分钟,即可取下,视凉温时频饮之。再煎三子养亲汤加一贯煎方,合煮服之。望你视病情而定为宜。
结果:该患因为服药不见效,后又改西医,静点抗生素。但没等两位老师的回信到达,便离开了人世。十分的遗憾。也很内疚。然笔者由衷的感谢二位老师的指点。尤其是陈景河老先生,八十多岁的老人,不但坚持门诊。而且千里之外,用颤抖的手,书写着艰涩的文字。现在看看,仍让人感动不已。
两位老师都是为中医事业呕心沥血的躬行者,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解释着中医,发展着中医。正如张琼林老师所言”医不可无派,但医不可执派......“。所以无论何门何派,而医学之初衷,不过愈疾除病而已。愿中医有识之士,结成一体,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来窥测中医,挖掘中医的价值。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也。 [2]
友情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适龄提示:适合18岁以上使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